上一节我们对乡村产业经营主要存在项目招引型、业主带动型、党建引领型和资源改造型四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探讨,得出实践中并不存在唯一最优的产业经营模式,而是要结合乡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综合考虑。本章节就以上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当乡村具备强区位优势和强资源优势时,适合采用项目招引型产业经营模式;当乡村只具备强区位优势时,适合采用业主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当乡村只具备强资源优势时,适合采用资源改造型产业经营模式;当乡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都不突出时,适合采用党建引领型产业经营模式。
结合N市四个典型村落的产业经营实践,乡村产业经营可归纳为项目招引型、业主带动型、党建引领型和资源改造型四种典型模式。其中,项目招引型侧重“内培外引”双向发力,通过上级政府顶层规划指导乡村产业经营,基于历史契机和优势基础,联合大型知名企业推进乡村产业建设项目落地。业主带动型突出“外引”为主的发展思路,通过优秀业主(龙头企业、优秀创业者)对乡村产业经营形成示范带头作用。资源改造型强调“内培”为主的发展思路,基于乡村自有优势资源的积极改造,将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党建引领型则突出“内生”动力,通过本村党支部的强力建设和使命担当,带动村民以较低成本和投入创造新的产业经营契机,进而克服既有的资源约束,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通过4个典型村落的产业经营模式对比分析(见表1),可进一步分析乡村选择产业经营模式的基础条件和决定因素。
表 1 N市典型乡村产业经营模式比较
S村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交通枢纽位置,交通通达度高,有利于产品运输。在村支部带领下,实现“路网、田网、渠网、电网”四网配套,配备教育、健身、活动室等公共生活设施,全村完成主要基础设施改造。同时当地资源条件优越,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极端天气,水蒸气充足。加之环抱型地形,空气流通快、循环周期短,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当地政府基于区位及资源优势,走“项目招引型”产业经营之路,引进有机农业龙头企业茂源农业和台资双龙农牧公司,从而实现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通过实施项目招引型产业思路,S村村民收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经营经验被当作四川省优秀案例广为流传。
Y村位于交通要道,是近郊最早通公交车之地,交通通达度高。在党支部支持下,Y村修建太阳能路灯,铺设柏油马路,凭借所在区县的亚洲有机峰会展销平台推广种植有机晚熟柑橘。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较早,政府积极推行技术培训,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同时,立足本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撂荒严重和老龄化问题严峻的短板,Y村积极邀请返乡青年成立天马山生态有限公司推动专业化经营,实现Y村土地全流转并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以返乡业主带动为主的产业经营模式。
T村区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市场范围狭窄。资源条件方面,大量劳动力外出,适龄劳动力数量较少,土地撂荒严重。作物种植也主要基于传统农业零散种植,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属于全村无产业、增收无来源、发展无带动的“三无村落”。面临较差的区位条件及资源条件,T村党支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带头学技术、带头创事业,顺利推进土地流转、香桃种植、休闲山庄建设等产业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振兴和村民收入快速增长,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C村距离当地县城40公里,平原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区位优势不突出。但该村临近八尔湖和人文历史古迹纯阳洞,生态资源丰厚、自然风光丰富多彩,资源条件优越。为此,C村党支部根据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对C村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着重发展旅游业。借助于此,C村发展成了四川省网红旅游景点,2020年获得“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荣誉。
综合上述分析,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对于产业经营模式选择具有重大意义。良好的区位优势决定着外来业主或投资商实施乡村投资的便利性和投资成本。早在1998年,克里斯塔勒在中心地理论中就曾指出,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等区位优势对于产业选址和企业投资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因而,交通通达性高、基础设施完善、原材料或市场邻近程度越高的村落更具备规划大项目和招引大型优质业主的条件。同时,良好的资源优势决定着开展乡村产业经营实践能否借助资源机会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是创造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基于特定产业所具备的优势资源是选择该产业的直接依据。比如,特有地理条件、劳动力条件、水土资源、特色农产品等。这些特色资源不仅指明了乡村产业经营的主要方向,同时也通过差异化定位凸显了乡村产业特色,从而避免与周边村落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为此,可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个角度提出四种产业经营模式的适配情况如图1所示。(作者:杜华勇,何佳珈,杨胜美)
图1 农村产业经营模式条件适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