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附案例)

来源:原创  时间:2024-12-05  点击:212
本章针对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从推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体系化发展、加快休闲农业布局调整、实现智慧农业跨越升级三个路径出发,提出了推动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理论并联系实际,确定了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性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推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体系化发展

作为制约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对产业园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农林牧渔服务业贯穿了农业产前的良种、农药、化肥、农机等农资供应服务,产中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产后的包装、储藏、运输、信息共享以及金融保险等服务。推动产业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体系化发展,建议从以下三点出发:


1.1 发挥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创新服务模式

相对政府来说,园内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市场化的服务组织,对农户的需求更为了解,服务的针对性更强,产业园应充分发挥烟台瀑拉谷酒庄管理有限公司、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烟台瀑拉谷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经营主体的服务带动作用,以技术、资金、服务等生产要素为纽带,通过基地和订单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为农林牧渔服务业打造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在现有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联社+子社+社员”等服务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规模化、一体化、全程化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园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


1.2 加强技术指导,探索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机制和办法

产业园应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积极鼓励和扶持经营性农技服务。对产业园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行专家审核制,鼓励各级农业组织、人员及企业公平参与项目申报,打造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还应以产业园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用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自然灾害影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1.3 坚持市场导向,加强社会资本引入

产业园应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服务供给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改进,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改进,促进产业园农林牧渔服务业不断发展。对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项目,产业园应拓宽投资渠道,引入外部资本,通过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吸引多个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并统筹协调建成之后的维护与管理问题。对产业园商业性较强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则必须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和支持企业、个体私营等市场化经济组织和民间半公益性质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弥补政府公共机构服务的空白与不足,形成利益联动机制[77]。

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附案例)

二、加快休闲农业布局调整

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123平方公里,发展了葡萄、苹果等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4.5万亩,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先后荣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山东省旅游局颁发的“山东省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称号,并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区内四季分明,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小;辖区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多为沙壤,有朱雀山、巫山等山脉,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资源丰富,有瀑拉河、于家汤河等4条主要河流。结合产业园发展方向及其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建议:


2.1 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打造“主题农业公园”

产业园引入“主题农业公园”概念,在以S208省道沿线葡萄和苹果种植产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带上,统筹建设特色农业主题公园。一是建设“酒庄文化体验主题公园”,围绕瀑拉谷葡萄酒酒庄产业集群,拓展酒庄的休闲观光功能,利用好园区多个精品小酒庄,开拓酒庄旅游、酒庄休闲度假新业态。二是建设“精品水果主题公园”。围绕产业园优质葡萄、苹果资源,将蔬果采摘游、农事体验游、农产品加工过程体验游、休闲度假游有机融入园内,根据自身特色创新休闲旅游形式,例如游客可在指定的葡萄酒庄园内参观葡萄的栽培管理、采摘、榨汁、酿造、分装等葡萄酒加工全过程,免费品尝酒庄自酿的葡萄酒建设,让游客在园内得到与众不同的优质体验。


2.2 规范发展,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产业园休闲农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80]。产业园应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规范管理,为休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明确建设标准。产业园管委会对产业园休闲旅游项目,在经营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实行等级划分经营。二是明确服务标准。产业园管委会对接待规范、客房服务、餐饮卫生、安全保障、游乐区管理等方面,制订行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管理办法,做到对标管理、有章可循。三是注重人员培训。产业园管委会应对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力特点,大力开展诚信意识、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方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好综合素质。


2.3 强化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产业园休闲农业发展需要产业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由区农业农村、财政、金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协调统一配合,全力推进。产业园必须稳抓休闲农业发展保障机制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休闲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整合所有相关部门,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实行统一领导、规划和宣传。二是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政策。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列入年度预算,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休闲农业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三是创造宽松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建立起“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四是明确考核奖励政策,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列入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对成效明显、成绩突出的镇街或企业、农户,示范作用大的项目和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增收明显的典型业主,给予表彰奖励。


三、实现智慧农业跨越升级

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是产业园发展的未来趋势,园区智慧农业的发展的提高有助于利用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结合产业园智慧农业现有发展水平及产业园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建议。


3.1 引进智慧农业相关人才,加强农民培训

智慧农业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形式,其建设和发展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产业园管委会相关部门应详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建培养吸引人才的机制,带领农业领域专业人才学习智慧农业平台使用方法,吸引高端人才入园发展;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机构的合作机会,构造专业的智慧农业团队。同时,产业园应多次组织农业知识课程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加强智慧农业人员储备力量,把人才培养提上日程。


针对“智慧农民”培训,一是由产业园管委会组建专业培训机构。产业园应综合考虑受培训农民的年龄,教育水平和接受程度,培训机构的选址和分布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定。考虑到农民在交通和时间上的实际问题,建议多次组织培训机构下乡开展小规模智慧农业科普和培训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有效节约农民的时间成本。二是改善智慧农民的培训方法。建议产业园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社交媒体、智能小程序,网络授课等,开展多渠道的新型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三是建立智慧农民考核系统。由产业园管委会及产业园智慧农业科研团队共同设定考核机制及考核内容,对参与培训的智慧农民进行多方面的考核,确保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基本掌握培训学习的智慧农业相关知识。


3.2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村智慧农业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产业园在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方面的投资有限,单纯依靠龙头企业并不是长久之计,且以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是无法进行投资建设的。由此可见,要解决农村智慧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必须要拓宽新的融资渠道。产业园应积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严格落实区内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好农业农村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强化对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产业园建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开发新型信用类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加大智慧农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加快产业园所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移动电话、广播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在产业园所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增加智慧农业数据采集点的数量,整合农业数据平台和农业相关信息平台,不断推动育种、施肥、收获、经营、销售、服务等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信息化、智慧化,大力推广全自动。点播、温湿度监测、水肥一体化和物联网监测、村级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无人机植保作业、深松智能监测终端机械等新技术、信息化系统和物联网设备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


四、本章小结

本章针对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从推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业体系化发展、加快休闲农业布局调整、实现智慧农业跨越升级三个路径出发,提出了推动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作者:刘晓悦)



上一篇:烟台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下一篇:数字经济背景下强化产业链招商路径探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