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8-26  点击:926
上一节通过初步构建海洋装备产业链图谱,从原材料、研发设计、配套、总装建造、船海服务和运维6个环节分析海洋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本章节将提出针对产业链弱项环节如高端产品研发设计、专用配套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面向船舶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以及针对船海服务领域提升产业链“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上一节通过初步构建海洋装备产业链图谱,从原材料、研发设计、配套、总装建造、船海服务和运维6个环节分析海洋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本章节将提出针对产业链弱项环节如高端产品研发设计、专用配套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面向船舶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以及针对船海服务领域提升产业链“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

一、SWOT分析

基于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专家访谈等内容,对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进行SWOT交叉系统分析。

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的内部优势(S)包括:国家的政策支持,新发展格局下海洋装备需求广阔,已形成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以及原材料、总装建造和通用配套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强;内部劣势(W)包括:研发设计、专用配套等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弱,技术能力不足,产业技术门槛高但效益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够,以及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不够;外部机遇(O)包括:海洋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形势有利于产业发展,以及新趋势创造“换道超车”机遇;外部挑战(T)包括: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国际形势威胁产业链安全,以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SWOT交叉系统分析:①机遇-优势分析。提高总装建造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力求从规模到效益的全面提升;瞄准绿色化、智能化等领域加快研究,为“换道超车”创造条件;顺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以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原创性基础技术研发。②机遇-劣势分析。加大对配套、研发设计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创新引领力量;加强对国际规则标准的超前研究,从参与方转变为制定方;发挥国际影响力,争取国外市场订单。③挑战-优势分析。创新市场规则,助力强项和潜力产品渗透国际供应链;强化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引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④挑战-劣势分析。弥补和加强缺失和弱项环节,保证海洋装备全产业链能力。


基于SWOT交叉系统分析,针对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弱项环节、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提出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


二、针对产业链弱项环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

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应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供需两端的协调发展,加强总装建造等强项环节与其他环节的联动,针对研发设计、专用配套等弱项环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如原材料环节的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及合金,研发设计环节的概念设计及设计软件,以及配套环节的动力设备关键元器件(如曲轴)、通信导航设备元器件、高端船型专用配套设备和深海油气开采设备,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对海洋装备产业链开展系统性的自主可控能力评估,梳理产业链弱项和缺失环节的技术和产品清单,集中力量攻关,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同时,注重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在先进工艺装备技术、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加强联合攻关研发,开辟创新途径,提升海洋装备业竞争力。面向绿色环保主流船舶、高技术船舶、海洋装备及核心配套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强水动力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等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


在全国范围内打通海洋装备业相关产业链环节,整合国内相关优势产业及优势资源,开展重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和产品攻关,统筹部署需求导向类和自由探索类的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注重源头性重大基础性技术研发。


四、针对船海服务能力“瓶颈”,提高产业链“软实力”

支持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延伸船海服务链条,联合国内配套企业,对海洋装备产品实施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营销及售后支持等服务性业务,建立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推动产业链弱项环节中有能力的企业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服务能力与售后能力,从而提高船海服务能力。


加强与国际组织、主要造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造船规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鼓励船舶企业、科研院所与国家相关机构开展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对于符合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的项目,“产学研用”联合研发的项目,以及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国家应优先予以支持。对于有能力竞争参与制定国际新规范、新标准的绿色环保船型、高技术船型、海工装备及配套设备,以及大型浮式平台技术、海岛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等,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作者:马蕊, 蔡鹏, 柳存根)



上一篇: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下一篇:我国海洋装备产业链发展需求、海洋装备产业链图谱及评价指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