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国内外环保产业现状研究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7-11  点击:5254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在区域视角下对环保产业在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一、国外环保产业现状研究

环境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物圈息息相关。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过上更好的生活,人们曾一度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直到 20世纪 50年代,当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后,人们才普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外早期在环保产业方面的研究多与工业、渔业、乳品业等行业中的环保生产相关,进入 21世纪后开始针对环保产业进行单独研究。


Diener BJ等(2000)对发展较早的马萨诸塞州的环境产业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地较早建立了从根源减少污染、回收利用、危险废物清理方面的里程碑式政策,这些政策鼓励马萨诸塞州企业发展最先进的环境和能源产品和服务。Yeo J(2004)认为环境保护系统的建立涉及到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实业家利润动机之间的脆弱平衡,因此,为了使环境友好型经济政策更加地有效、可行,分析环境产业在金融市场中遇到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Janicke M等(2008)在对欧洲环保产业进行研究时发现,迄今为止环保产业由于其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导致各国在产业统计上存在很大问题,造成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被明显低估了。Speck S(2009)通过研究德国环保产业中关于可再生能源、生态建设、节能柴油车和废物管理/回收的三个案例来评估环境政策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得出环保产业本质上是属于政策驱动的,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中起着主要作用。Sugiyama Y(2012)根据环境政策的国际差异和排污税在自由贸易中的作用构建了两国模型,探讨了生产补贴与排放税对环保产业比较优势形成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得出了当前排放税较高的国家或对环境友好生产的补贴较低的国家在今后发展中有很大空间,因而其当前具有比较优势。Mcewen T(2016)认为环保产业为中小企业创造了重要的商机,中小企业在环境产业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二者互利互惠的,并提出了帮助中小企业利用这些机会所需要的政策和激励措施。Anton DK(2018)提出,在过去四十多年中国际环境法律与公约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进展仍然缓慢,层出不群的环境问题仍令人担忧。因此,在国际环境法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的情形之下,国际社会需要重新考虑处理当今紧迫的环境问题的方法。


国内外环保产业现状研究


二、国内环保产业现状研究

环境保护在我国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社会性的公益事业,它是政府职责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由政府牵头负责对环境的治理及保护的工作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社会性公益事业,它似乎已经成为政府职责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环保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也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的热度一直在提升。目前,有关我国学者对环保产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我国学者对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研究

(1)对美国环保产业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美国环保产业的研究集中在政府政策及环保产业规章制度方面,主要通过分析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来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学习经验。赵行姝(2006)分析了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程并总结出美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完善的政策制度、较高水平的公众环保意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支持包括美联邦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措施、对环保研发的大力投入、对环境友好行为的税收优惠以及对排污量大的企业的罚款与高税政策。刘嘉等(2011)分析介绍了美国环保产业的范围和发展现状,从环境管理与控制、环保科技、产业化、财税支持和环保贸易等方面分析了美国环保产业政策框架。徐再荣(2013)、高明等(2014)等通过对 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和环境政策的缘起、形成和发展进程分析了美国环境运动与环境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了美国环境保护政策发展并逐步完善的经验。陈瑶(2016)对美国环保禁令的类型与适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也应建立完善环保禁止令制度,特别是纳入以藐视法庭罪等作为制度保障的永久禁止令,这样既能及时制止环境损害,又能提前进行环境救济,并为环境损害赔偿确定一定的时间标准。陈刚等(2016)梳理了美国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制度体系,以及美国环境法规的成本效益情况及实践案例,并对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李振(2016)从立法、行政、司法维度和决策过程等不同维度出发研究美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决策的影响,试图从美国环保协会的政治参与经验中得到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更好推动环保决策的有益启示。


(2)对德国环保产业的研究

韩秀申(2011)在研究中指出德国环保产业取得发展优势源于德国拥有完善的环保法律制度、先进的环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胡岩(2014)对德国的环境法律保护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德国环境法作为公法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法律效用。郭秀丽(2014)总结出德国生态治理取得成功、环保产业位居世界顶级的四大原因:基于全民参与与共同负责原则的环境保护政策、实行地方自治的环保行政管理、灵活多样的环境制定标准、大众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平义超(2016)从政策、人才、创新、文化四个角度分析了德国环保制造业经久不衰的奥秘,为我国环保制造业的进步提供了发展思路。


(3)对日本环保产业的研究

魏彤宇等(2011)介绍了日本生活废物资源循环型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格局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垃圾资源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邵棉丽等(2014)以日本北九州岛环保产业为实证分析对象,通过对环保产业集群中官产学的运作机理以及海外扩展效应的探讨,得出由资源匮乏推动传统工业向环保产业转型、环保产业的集群作用有效发挥形成的环保产业国际品牌效应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北九州岛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曾义虎(2015)认为日本环保产业之所以能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政府的立法执法和环保企业的有效管理起到了主要作用。常杪(2016)梳理了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的特征与经验模式,为快速我国环保产业提供了启示。


b.对中国环保产业的研究

关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涉足于环保产业的定义与范围、产业发展机制与发展路径、投融资机制、政策对环保产业的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预测等。


岳文飞(2015)通过对我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的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存在政府规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和投融资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并提出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政府职能,发挥市场作用等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郭朝先(2015)认为投融资机制死板是制约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水平的主要的也是根本性障碍,创新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点在于投融资模式和绿色金融的创新。常杪(2015)通过对 2013年以来我国环保政策机制变革的梳理,得出新时期我国环保产业将会显现两大发展特征:环保市场需求越趋多元化与严格化、环保产业结构调整期即将来临。林德简(2018)等基于我国环保产业缺乏有效的绿色金融支持机制的背景下,研究不同金融因素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得出金融支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投入方面,且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比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所产生的支持作用更为显著。胡溢轩(2018)基于国家、市场、社会的三维视角,通过梳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模式演变特征,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初步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共四个部分,进一步得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由国家、市场、社会构成的良性的联动机制,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将主要取决于社会和市场力量。张雪花等(2018)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和宏观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以 2011—2016年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进行测评,得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总量上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规律,但科研投入还有所欠缺。在区域环保产业研究方面,李珊(2011)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评价,得出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在全国的定位并对其发展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张嫄(2013)立足于东三省,以其节能环保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是目前制约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伍文浩(2012)在研究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广东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基础,进一步筛选出广东环保产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发展重点。巫嘉东(2016)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模拟产业发展路径确定不同的政策目标下的路径方案。王艳华等(2018)以空间非均衡性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计算出我国环保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基尼系数,进而分析了我国三大区域环保产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异性。


虽然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研究规模较大,但大多数仍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如在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环保产业的结构及发展机制、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等层次,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评价这一方面的研究还略显不足,尤其缺乏比较全面、完整的多角度综合评价。这也是导致我们对环保产业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宏观研究层面上的主要原因,政府在摸不清产业发展真实水平的情况下在制定产业发展具体政策时往往缺乏依据,所以很难保证政策能够适时适地适量地渗透到环保产业的各个领域,导致区域环保产业的各个领域很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所以,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在区域视角下对环保产业在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作者:白雪)




上一篇:山西省芮城县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助力区域碳中和方案
下一篇:陕西省环保产业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