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政策工具模型对“十三五”期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1篇风能产业政策文本进行梳理,继而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以政策工具模型分类下的政策投入为条件变量,以31个行政区风力发电量为结果变量,识别对风能产业产生显著影响的不同政策组合。研究结果显示:出台涉及环境、供给、需求三方面的全面型政策,并且对环境型政策倾斜往往会对风能产业发展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本文通过对31个省份的风能产业政策定性比较分析,试图找到影响风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对厘清风能产业政策内部关系,以及未来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能产业政策分析框架
文章采用Rothwell和Zegveld83-104对政策工具的分类,将影响风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类型分为环境型、需求型和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从宏观角度对风能产业产生影响,但并不直接干预风能产业发展,因此对其主要为间接影响作用,而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从微观角度直接干预风能产业,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对风能产业起直接作用,具体如图1所示。

图 1 政策工具对风能产业的作用
1.供给型政策工具
供给型政策工具是政府在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支持,通过扩大产业供给渠道和增加供给数量,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2.需求型政策工具
需求型政策工具是在贸易管制、开拓市场、政府采购等拉动需求方面的直接支持,通过拓宽产业下游需求,促进风能产业快速发展。
3.环境型政策工具
环境型政策工具是通过政策支持,提高产业融资能力、优化税收制度、改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方向等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方法,促进风能产业快速发展。因此,文章基于基本政策工具体系,构建风能产业政策分析框架,研究推动我国风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因素,旨在厘清我国风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的关系结构和作用机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包括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mvQCA)。文章中选取的因变量为各省级行政区的风能发电量,自变量为各类别风能产业政策的数目,能够以0或1进行二分赋值,而csQCA适用于处理二分赋值的变量5-8,因此文章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研究。
(二)样本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作为研究主体,从省级政府门户网站以“风能”“风电”“风力发电”等为关键词搜索政策,发文机构为省人民政府,发文时间为“十三五”期间,即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获得已发布的风能产业政策文本共271篇,各省级行政区中,河北省政策文本数量最多,为27篇,重庆市最少,为1篇。为体现发文主体的一致性及可比性,文章分别在3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策文本中各选择5篇,对于政策文本数量不足的省级行政区,以省级政府、省级职能机构等发文机关发布的政策补齐,最终获得风能产业政策155篇。
(三)变量界定
1.条件变量界定
按照上文关于我国风能产业政策体系的分类和描述,再结合政策文本内容的实际情况,涉及需求型政策中的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供给型政策中的资金投入的政策数量均为0,因此,文章选取“目标规划政策”(A)、“金融支持政策”(B)、“税收优惠政策”(C)、“法规管制政策”(D)、“科技信息支持政策”(E)、“基础设施建设政策”(F)、“贸易管制政策”(G)共7个条件变量。依据csQCA的研究思路,首先记录上述7类政策在每篇政策文本中各自出现的次数,再按照“二分归属原则”,对31个省级行政区风能产业政策数量的多寡进行赋值,若某类型政策出现次数高于平均值,赋值为1,反之则为0。31个省级行政区0-1赋值结果可见表1。

表 1 我国风能产业政策文本条目数统计结果
2.结果变量界定
文章的结果变量是2021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FDL),结果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分省数据。根据2021年各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进行二分法赋值:风力发电量高于平均值,赋值为1(共11个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低于平均值赋值为0(共20个省级行政区),得分及赋值结果见表1。
三、结果分析
利用fsQCA3.0软件,生成真值表,结果如表2所示。
(一)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变量的一致性表示变量是否为结果的必要条件,变量的覆盖率表示变量是否是结果的充分条件,因此使用fsQCA3.0软件,计算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低于0.9,因此认为条件变量不是结果的必要条件,而“基础设施建设F”的一致性结果为0.8至0.9之间,可视为充分条件。此外,覆盖率值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F”能够解释约53%的案例,而“贸易管制G”这一变量的覆盖率为1,说明该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结果。此外,其他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和覆盖率计算结果处于0至0.9之间,说明这些条件变量对结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法说明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充分或必要关系。因此认为,我国风能产业发展是在多项风能产业政策协同作用下实现的。
(二)多变量组合分析
对风能产业政策多变量组合分析中,得到三种条件变量组合,结果如表4所示。三种组合变量中,复杂解和中间解得到的结果一致,相对而言复杂解是构型较为繁杂的解,而简单解是被简化的解。复杂解的分析结果表明,解的总体覆盖率达到0.363636,而总体一致性为1,这表示复杂解的政策组合对31个案例的可解释程度较高。综合考虑以上解集,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这三种类型共7个条件变量,据此可以得到三种组合影响路径。L1:涉及环境、供给、需求三方面的侧重环境的全面型路径;L2:涉及环境、供给两方面的侧重供给的非全面型路径;L3:涉及环境、供给、需求三方面的侧重供给的全面型路径。
1.侧重环境的全面型路径
L1对应的复杂解为“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规管制*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管制”,该组合的含义为政策文本中同时涉及目标规划、法规管制、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管制4项政策,而金融支持、税收优惠2项政策则不涉及。

文中符合路径L1的省级行政区为内蒙古、山西,其中风能发电量最高的省份为内蒙古(排名1/31),其次是山西(排名4/31),两地的结果变量赋值均为1。在此路径下,风能产业政策兼顾环境、供给、需求三个方面,并且侧重于目标规划和法规管制等环境因素。由符合路径L1的省份可以窥见,能源大省出台风能产业政策较为全面,且重视环境方面的政策支持。
从政策实践来看,内蒙古作为风能产业大省,风力发电量在各省份连续排名第一,到了2021年更是突破了900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出台风能产业政策涉及环境、供给、需求三方面,且侧重于环境型政策。从优化风能产业发展环境的环境型政策着手,涉及目标规划的政策包括优化风能开发布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涉及法规管制的政策包括加大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提升风电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国际标准化制定方面的话语权。供给型政策中,涉及科技信息支持的政策包括积极推进风能利用技术,比如开展大规模风电并网接入及分布式风电接入技术等;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包括鼓励因地制宜利用蔬菜大棚、建筑物屋顶等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加快建设新能源外送基地。需求型政策涉及贸易管制,包括健全输配电价体系以及创新电力交易模式等。
2.侧重供给的非全面型路径
L2对应的复杂解为“~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规管制*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管制”。该组合的含义为政策文本中同时涉及法规管制、科技信息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三项政策,而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贸易管制这四项政策则不涉及。
表中甘肃省(排名7/31)符合路径L2,其结果变量赋值均为1。L2路径下,风能产业政策涉及环境、供给两个方面,并且侧重于科技信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供给因素,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由符合路径L2的省份可以窥见,部分省份发展风能产业着力于环境和供给型政策,而不是需求型政策。
从政策实践来看,甘肃省背靠河西走廊,发展风能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省风能发电量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甘肃省风能发电量达到了277.4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出台风能产业政策涉及环境、供给两方面,侧重于供给型政策。属于环境型政策的有目标规划和法规管制,涉及目标规划的政策有持续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双管齐下应用集中式与分布式风力发电;涉及法规管制的政策有强化风电出力预测奖惩机制、建立适应风电发展的电力调度和运行机制。属于供给型政策的有科技信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科技信息支持的政策有发挥原有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基础优势,拓展风能资源观测评估的范围和精度;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有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电网结构相对较强的区域适度建设中式风电场,引进风电设备制造项目。
3.侧重供给的全面型路径
L3对应的复杂解为“~目标规划*~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规管制*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管制”。该组合含义为政策文本中同时涉及税收优惠、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管制四项政策,而目标规划、金融支持、法规管制三项政策则不涉及。

表 4 多变量组合分析
文中辽宁省(排名11/31)符合路径L3,其结果变量赋值均为1。L3路径下,风能产业政策兼顾环境、供给、需求三个方面,并且侧重于科技信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供给因素,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符合路径L3的省份可以窥见,部分省份发展风能产业,出台风能产业政策较为全面,且重视供给方面的政策支持。
从政策实践来看,辽宁省西南临渤海,东南临黄海,地理条件使辽宁省具有发展海上风能产业的相对优势,该省的风能发电量排名靠前,2021年风力发电量达到了192.2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出台的风能产业政策涉及环境、供给、需求三方面,而侧重于供给型政策。环境型政策包括目标规划和税收优惠,涉及目标规划的政策有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有序发展风电;涉及税收优惠的政策有落实风力发电增值税优惠政策、制定支持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属于供给型政策的有科技信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科技信息支持的政策有发展风力发电机智能控制等技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有在离岸海域开发与建设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需求政策涉及贸易管制,包括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拉动低谷用电需求。(作者:郝晓燕 翟羽佳 臧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