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临沂市把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 统筹谋划, 持续发力, 在全市掀起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热潮。临沂市确定的31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项目中已有27个开工建设, 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余亿元, 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试点, 中央、省领导多次视察给予高度评价。2018年, 临沂市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荣誉称号。
一是领导重视有力度。2018年3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作出了乡村振兴“五个振兴”的重要指示, 2018年6月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又再次作出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 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对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也提出了新要求, 确定把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着力为全国提供齐鲁经验做法。临沂是革命老区, 人口大市,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临沂时提出了“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 决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切期望, 临沂市委、市政府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实施沂蒙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工程来抓,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打造“齐鲁样板”的“沂蒙模式”。为此, 临沂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31个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田园综合体工作领导小组, 引导各级政府因地制宜, 科学编制项目规划方案,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考虑现有发展条件, 立足融合发展三大业态, 科学设置六大功能区、重点构建六大支撑体系, 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建立了市级领导指导帮扶机制, 31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项目分别由1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对一”帮扶, 指导其开展规划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其培育成为定位准确、模式多样、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田园综合体, 努力打造沂蒙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板工程、阳光工程、惠民工程。
二是建设标准有高度。产业发展, 标准先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指导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要坚持以农为本、共同发展。相继印发《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工作指南》《临沂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考评办法 (试行) 》等配套文件, 强调田园综合体建设要突出“为农、融合、生态、创新、共享、持续”理念, 为当地居民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同时, 积极与山东省质监局、省标准化研究院协作, 参与制定地方《田园综合体建设规范系列标准》。2018年5月,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地方标准发布暨推广实施现场会在临沂市的沂南县召开, 会议发布的DB/T3175《田园社区建设规范》、DB/T3176《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规范》、DB/T3177.1《田园综合体建设规范第1部分:总则》、DB/T3177.2《田园综合体建设规范第2部分:规划编制指南》等4项标准是全国第一个田园综合体建设地方标准, 为全面推进山东省乃至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遵循和引领, 标志着全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进入了有标可循、有规可依的新时代, 同时, 对推广沂南县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经验做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是资金投入有强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体制, 充分调动多元化主体共同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 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平台, 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为项目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2018年4月, 临沂市委、市政府同中国民生投资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民投集团结合30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总体布局, 计划投入20亿元前期资金, 在临沂市成立乡村振兴运营公司, 建设100个集电影院、公益书吧、电商中心等设施为一体的惠民服务综合体。成功举办了山东临沂首届田园综合体招商会, 100多家国内央企、知名企业参加会议, 签订市外投资协议29个, 签约总资金162亿元。全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余亿元, 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0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50亿余元。
四是示范带动有深度。充分发挥典型带动, 示范引领作用, 在强化农业产业基础上下功夫, 通过农业生产将产业、生态、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等进行深度融合, 探索建立模式多样、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田园综合体。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以乡村文创产业聚集的创意小镇为核心和特色, 以沂蒙小米、珍珠油杏、草莓等特色林果为主导产业, 确立了“一核两辅两带五区”的空间布局 (“一核”是朱家林创意小镇动力核, “两辅”是石旺庄省委党校岸堤校区、柿子岭乡伴理想村, “两带”是小米杂粮产业带、高效经济林果带, “五区”是创意农业区、田园社区、电商物流区、滨水度假区、山地运动区) , 把偏远的山村变成了集数字孪生、人才培训、标准化研究、电商物流等于一身的“金凤凰”。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定位齐鲁样板、全国领先、百年传世、共享振兴, 在原有金龙山有机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 以有机农业为支撑, 发展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 培育创意体验、民宿度假、文创交流、崮顶观光、运动休闲、康养度假、商贸物流、民俗体验等业态, 吸纳农民就业4000余人。郯城县银杏田园综合体充分利用原有银杏产业园和银杏特色小镇等资源, 以银杏苗木培育与银杏叶、银杏果加工作为主导产业, 串联提升现有温泉、银杏古梅园、银杏老万亩、新万亩、中华银杏品种园等旅游景点, 构建完整的银杏产业链条, 推动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各业态融合快速发展, 打造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蒙山金线河田园综合体整合了9个自然村, 吸引60余家知名运动品牌、度假品牌、营销品牌进驻, 形成了“度假产品+互联网思维+金融消费”融合发展新模式。
五是群众感受有温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受益是根本。临沂市建立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农民充分参与的建设运营机制, 保证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受益。创新利益联结及分配机制,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房屋折价、企业参股合作社、合作社参股企业等方式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积极聘用当地居民, 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林地的农民, 让其尽量参与建设运营民俗、民居及基础生活设施建设项目。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创新利益分配模式, 通过入股分红收益、务工收益、自主经营收益、资产租赁收益四种模式, 在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 农民年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范围内的6个省级贫困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沂水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坚持项目建设姓农为农为根本, 通过发展合作社, 采取土地股权化、生产有机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电商化、质量可追溯化等措施, 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1000万元。蒙阴樱之崮田园综合体以村庄为载体, 以文化为灵魂, 重点打造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 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000多元。同时, 加强项目监管, 对列入国家和省试点项目的田园综合体, 公开招标监理服务单位, 从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检查验收、管护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审计, 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作者:刘存宏 李晓东 盛丽 邵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