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产业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相关政策频出,带动我国体育产业链加速提升,进入发展黄金期。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7811亿元,2014年至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4.6%,处于快速发展和上升期。到2025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元,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未来,专业参与性强、大众体育、体育用品等领域,潜在市场空间大。
一、 迎来黄金发展期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超2万亿,进入发展黄金期。现阶段,我国整个体育产业链正在加速提升,再加之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4万亿元,增长速度为9.1%。
图表1:我国体育产业链
图表2:2015-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单位:万亿元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占比最大。从体育产业结构看,2017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3509.2亿元和326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4.0%。
图表3: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结构
二、 融合发展态势明显
融合发展已成为拉动消费的新热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已悄然蝶变,新模式、新内容推陈出新,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与体育等跨多元化融合成为一大亮点。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新兴服务业态吸纳从业人员18251人,创造增加值40.03亿元,占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的20.62%,成为新兴体育产业中贡献最大的一类。
图表4:我国体育产业细分领域相互融合

三、 政策助推新支柱
政策精准发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产业。我国体育相关政策频出,带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增长。从2011年开始,体育产业中各领域的细分政策陆续出台。同时,政府针对税收、产业融合、投融资、体育消费等各个产业发展的细节问题做了明确的政策规划,并确立了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带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增长。2019年8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到 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
图表5: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三大目标
对体育服务业提出高要求。2019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力争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
图表6:2017-2022年体育服务业体重预测
四、 中机院之投资见解
1、专业参与性细分领域迎窗口期
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将更加多元化发展,从大众观赏性运动逐步向专业参与性运动发展,潜水、攀岩、滑雪、马术、赛车等细分领域创业投资迎来较好好的窗口期。
2、大众体育成热点趋势
2020年邻国日本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激发新一轮大众体育消费热情。各项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众体育参与程度将会持续提升,伴随着政策倡导、健身社会风尚形成、大众运动需求上升和生活方式升级等积极因素影响,大众体育行业迎来巨大的市场商机。
图表 7:大众体育各领域内容
3、以马拉松为主的跑步赛事发展空间大
近十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迅猛,从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的萌芽启动,到2016年突破3位数,再到2017年后每年上千场比赛,主要是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2018年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300以上越野赛事)共计1581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9场,非认证赛事1242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马拉松产业市场规模达746亿元。2018年初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跑步类运动产业链相对完善,跑步APP形成稳定服务模式,跑步赛事与其带动的竞技类旅游有较大挖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