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五”时期我国铸造业将重点发展高精铸件产品
《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指出,加快淘汰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并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引导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铸造行业要解决大型及关键设备零部件的铸造技术难题,实现国产化率95%以上,包括大型水电、火电、风电、核电以及船舶等设备的关键铸件;要实现轨道车辆、汽车和3C产品铝、镁合金等大型、复杂、高精度铸件的批量生产;要加快推进铸造产业集群(铸造工业园)建设。此外,《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重点主攻的领域包括大型及精密铸锻件和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为精密铸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06-2010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跻身世界装备制造大国之列。机械铸件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原料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正在大力发展的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其心脏部分──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如缸体、缸盖、曲轴、缸套、活塞、进气管、排气管等八大件几乎全部由铸造而成;冶金、矿山、电站等重大关键设备对优质的重大型铸件等也存在巨大需求。尽管我国铸造业在“十一五”期间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期,2010年全国铸件总产量为3530万吨,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从业人员约200万人,但是我国铸造业仍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装备和工艺落后等问题,我国整机生产的很多关键零部件都要依赖进口,而关键零部件是加工制造业中最具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部分,也是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铸造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由粗放发展模式转向节约、集约发展模式,向“高、精、尖、特”方向发展,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可见,我国关键零部件铸件的国产化需求旺盛,为发展精密铸件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