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不断提升竞争能力, 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发展机遇、政府作用等六大因素对辽宁特色小镇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精准定位, 差异化运营, 不断培育核心能力, 提升竞争优势。
特色小镇建设是加速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 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的有效举措。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提升, 对于增强小城镇的经济活力,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满足广大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竞争力概述
竞争力, 或称核心竞争力, 是使组织长期或持续拥有某种竞争优势的能力。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应该是能够推动小镇持续稳定发展, 相对于其他小镇所具有的开发、吸引社会资源, 并能实现有效配置和转化,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为从业者提供高品质的就业、创业环境, 为游客提供别样的休闲旅游体验,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生活品质提供不断提升的能力。
关于竞争力的评价, 最著名的方法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提出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等六大因素来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辽宁现有国家级特色小镇13个, 省级特色小镇20个, 本文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方法, 对这些特色小镇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二、辽宁特色小镇竞争力分析
(一) 要素条件
要素条件一般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这些资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通常有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之分。对于特色小镇来说, 初级要素是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 是资源禀赋带来的, 一些旅游休闲特色小镇 (如大连瓦房店市谢屯镇、大连庄河市王家镇、丹东东港市孤山镇、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盘锦市大洼区赵圈河镇和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等) 就拥有丰富的初级要素, 为其竞争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高级要素则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 通常包括通讯基础设施、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等, 一些新型产业型和高端制造型的特色小镇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如拥有东北首个通用航空机场, 全国首个低空航空服务站的“航空特色小镇”法库十间房镇, 但目前辽宁此类特色小镇相对较少。它是以知识、信息、智慧为发展的基本要素, 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地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投资才能获得。
自然资源作为特色小镇发展的载体, 决定着特色小镇的定位和发展类型。目前辽宁的1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绝大多数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决定了特色小镇潜在竞争优势的大小, 以及小镇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我国, 特色小镇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可以借鉴, 小镇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培育, 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技术人才, 需要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目前辽宁的各个特色小镇和浙江等南方沿海省份的特色小镇相比, 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建设方面还需不断的提高, 需加大投入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引进。
辽宁的特色小镇都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备一定的规模, 今后的投资规模和资金周转速度将影响特色小镇建设的预期效果及产品、服务的竞争能力, 雄厚的资金投入将对特色小镇的定位和长远规划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特色小镇竞争优势的提升。
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物质保障, 体现了一个小镇的发达程度和建设品味, 是小镇竞争优势的一种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的吸引力, 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状态。近几年, 辽宁各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都很重视基础设施的投入, 竞争优势不断凸显。随着高铁、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以及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极大地缩短了小城镇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小城镇的土地、人力、自然和历史文化等要素被激活, 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 给小城镇带来新的机遇。
(二) 需求状况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对产业和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也是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动力, 对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需求水平和需求层次都在不断提高, 特色小镇所具有的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 以人为本的城区规划, 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 完善的城镇功能、优美的城镇环境、不断提升的城镇品质, 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求。特色小镇在这些方面的功能越完善, 其综合竞争能力越强。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越高,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大, 对休闲娱乐等体验式、活动式的需求越多, 这就为旅游休闲型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旅游特色小镇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 定位鲜明, 突出差异化的特点, 竞争优势显著。如盘锦市大洼区赵圈河镇的红海滩景区, 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有驰名中外的望儿山和温泉;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创造了“温泉+冰雪”、“温泉+休闲”、“温泉+农家乐”、“温泉+红色文化旅游”等多种“温泉+”的组合开发模式, 突出温泉特色, 强力推进以温泉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提质提速发展, 晋升“国家级特色小镇”。
(三) 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特色小镇的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产业, 需要根据小镇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等各类要素禀赋确定主导产业, 这是特色小镇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具备潜在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魂, 小镇发展的核心是产业运营, 有了产业依托和独特的产业定位, 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辽宁13个国家特色小镇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辽宁国家级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比较鲜明, 竞争优势较突出。如沈阳市法库县十间房镇的通用航空产业, 就是借助其特有的区位、空域和自然资源优势, 现已形成了集科技研发、组装制造、运营培训于一体的航空完整产业链条, 已入驻通航类企业近30家, 其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不断提升。阜新市阜蒙县十家子镇以特色玛瑙加工著称, 经过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以三大交易市场为龙头, 以知名品牌为带动的玛瑙产业链, 玛瑙加工销售占全国85%以上, 玛瑙年产值达25亿元, 小镇竞争优势突出。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凭借特色山参产业入选特色小镇, 实现了山参的标准化种植、加工的精深化、经营的产业化, 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镇的竞争优势日益增强。
(四) 企业战略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 企业战略及竞争能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竞争能力。特色小镇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镇中各主要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是否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是否实施差异化经营, 直接决定了其竞争优势的大小。
在辽宁特色小镇中, 辽阳市灯塔市佟二堡镇根据市场需求, 发挥自身优势, 精准定位, 建有皮革工业园, 园区内的现代化皮装生产企业已达20多家、裘皮生产企业10家, 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现已成为全国三大皮装生产基地之一, 年生产各类皮装、裘皮服装超过500万件, 产品远销国内外, 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皮装集散地。位于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红海滩风景区, 以举世闻名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 形成了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的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景区经营特色鲜明, 独一无二, 满足了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多种需求, 这种综合型绿色生态湿地旅游景区竞争优势很强, 没有可替代性。大连庄河市王家镇正全力打造国家“贝库小镇”, 该镇依托丰富的贝类资源, 开展贝类养殖和深加工, 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融合度高, 从上游的苗种、物资供应链到贝类养殖链和加工链、仓储物流链、终端消费链, 保障服务链都已明晰。目前已拥有51家规模企业。贝类养殖、生产和销售成为该镇的主要特色产业, 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表1 辽宁国家级特色小镇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一览表
(五) 政府作用
特色小镇建设是市场导向的, 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信息通讯等公共资源的提供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在小镇的规划、政策的制定、管理职能的履行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的规划, 决定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方向;税收、财政、土地等方面推出的优惠政策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发展速度。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程度影响着特色小镇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见表2) 。
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 辽宁特色小镇建设在稳步推进, 其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六) 发展机遇
19世纪60年代,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一些城市病开始出现, 于是发达国家启动小城镇建设, 并成为该国经济、人口和产业的主要发展载体:这些小城镇聚集了这些发达国家六成以上的人口, 成为了当地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聚集地。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 高速城市化导致的“大城市病”和“乡村病”日益加剧, 特色小镇连接了大中小城市和农村, 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空间载体, 也是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的集聚地。因此发展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便提到重要日程, 成为国内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不同层面的政策优势的相应出台, 也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契机。
三、总结
特色小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 通过对特色小镇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 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政府作用、发展机遇等共同决定了特色小镇的竞争能力, 要素条件为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 需求状况为特色小镇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广阔空间, 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是特色小镇竞争优势的核心, 企业战略是特色小镇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 政府支持是特色小镇竞争优势发挥的保障, 发展机遇是特色小镇竞争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
表2 国家、省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系列文件
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精准定位, 差异化运营, 不断培育核心能力, 提升竞争优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