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食用菌主题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2-25  点击:3434
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不仅能够有效提供食用菌产品,还兼具了一定的休闲与旅游功能,使其成为农业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升级的典范。

  农业产业的调整已经从传统的农业栽培菌蕈文化向农业多元化产业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类型、类别的农业生态园区通过产业调整和转型的确获利颇丰,而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不仅能够有效提供食用菌产品,还兼具了一定的休闲与旅游功能,使其成为农业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升级的典范。

  1、农业产业转型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从“黄河文化”还是在“河姆渡文化”中,农耕的痕迹都极为明显[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的有效完善过程中,我国距离农业强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了有效确保我国的农产品基本品质,国家从宏观的层面上强调农业产业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遵从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管理、集团化生产的原则,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的确让我国的农业产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2]。尤其是在以土地流转为主的农业产业升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让农户和经营者都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活跃了区域经济,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生产落后局面。

  2、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的基础方式较多,利用现有农业基础资源有效开发农业生态园的模式在城市周边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和影响力是最为明显的,而在这些主题繁多的现代农业生态园中,又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生态园最受社会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主题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完全符合市场的基本需求,能够让市场、农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无缝链接”,从而进一步催生现代农业生态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2.1 以休闲养生为主的食用菌生态园强调高附加值效应

  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的确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闲暇之余来一趟休闲之旅是当下的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一族调节生活节奏的首选,与其它的农业休闲主题完全不同的是,由于食用菌不仅食用品质较高,而且有很多菌种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和药用价值,因此选择食用菌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园区会成为热门首选。

  而经营者也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态,在整个生态园区的总体布局与规划过程中完全突显“休闲”“养生”为主轴,从而希望以此来有效带动高附加值商业效应的出现,结合部分实际经营的食用菌主题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来看,其实际经营效果比较乐观,如图1所示。仔细观察这些生态园区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其中共性的因素的确较多。
食用菌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图1 佛山市鹏鹄食用菌农业公园图景

  1)选择在繁华都市周边。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追崇休闲养生为主的消费者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大多都生活在较为繁华的都市。因此这些食用菌主题的生态园区地址选择基本上都是在都市“一小时生活圈”范围内,这样就在潜意识中增强了消费者在节假日进行休闲旅游的基准概率。一旦偏离这个标准,其实际辐射效应就明显减弱。相比较而言,这种休闲养生类的一日游或者两日游,催生和拉动的经济效益要远大于长线旅游方式。

  2)选择高端食用菌品种作为主题。既然是主题农业生态园,其相应的农业生产主题必须要是极为清晰和明确的,在这个指向性较为明确的主题之下需要着重考虑的是食用菌的菌种选择所能够产生的连带效应。这种连带效应相对于栽培菌蕈文化户而言是提高销售基准量,而对于生态园的经营者而言是需要提升经营收益。有效平衡这两个需求的前提就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消费群体在完成有效市场分析的前提下,综合性开展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菌蕈文化、宣传与销售。细化到以休闲养生为主的农业生态园来说,高端的食用菌品种。特别是一些带有食疗效果的食用菌品种往往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能够直接催生产供销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

  3)遵循“饥饿营销”的原则。与一般的农业生态园区“以量取胜”完全不同的是,休闲养生为主题的食用菌生态园区大多都是选择在较为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中。由于一部分食用菌需要借助林区资源自然生长,因此这些生态园区的基本规模并不大,再加上经营者将食用菌的养生食疗效果经过包装和宣传之后能够让消费者直接产生认同感,所以在消费者看来这本身就是属于高端消费的一种。经营者再适度地融合饥饿营销的方式,将生态园区的饱和率一直控制在60%~75%,就更能够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提升“物以稀为贵”的观念。如此往复之后这些食用菌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社会影响力也在随着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效应传递出去,其实际经济收益也相对明显提升。

  2.2 以采摘为主的食用菌生态园强调量化产出效应

  农业生态园区所展现的是一种原生态农业场景,这无论是对于一直生活在高楼林立都市中的新生代年轻人,还是对于农耕生活饱含着浓厚感情的中老年人,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角度上都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效应。为了有效满足这种基本供需要求,各地的生态园中以强调农耕为主的经营方式也在悄然兴起,而综合分析这些农业生态园区的实际经营情况,特别是那些以食用菌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园区的实际经营情况,其实在设计规划的初期,其定位也是比较明确的。

  利用规模化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催生客源。在这些食用菌主题的农业生态园中,虽然所栽培菌蕈文化或者培育的食用菌品种从基准数量上都较高、较大,能够极为鲜明地彰显出其规模化效应,但是相比较而言其商业价值较低,有些基本上与市场上的食用菌售价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别。经营者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因为其定位不当,反而恰恰是想利用这种规模化的效应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毕竟这些生态园区的选址中实际成本支出相对较少,而且经过测算或者研判之后能够明确周边有足够量的消费群体存在,这样只要是能够有效延长游客在生态园区的有效时间,就完全能够通过服务来提升相应的实际收益

  利用增值服务或者延伸服务进一步巩固客源。由于此类型的食用菌生态园中的食用菌品种较多,对于游客而言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基本需求,所以其有效经营方式也比较多变。如将部分食用菌规模化培育区块分离出来,以小块的方式交由游客自行栽培。园方在提供相应技术支持的前提下负责一些常规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这样看似是因为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或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基准量,但是从区块收益的积累上来看,生态园的实际收益其实是明显增加了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园的经营者与菇农之间借助游客的存在,又多了一层委托合作关系,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地提升食用菌栽培菌蕈文化户的实际栽培菌蕈文化生产收益。从商业经营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合作模式的实际收益对于各方来说都是最大化的。以大连金波农业生态园为例。

  在品种结构上,其初步形成了以滑子蘑(Pholiota nameko)、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香菇(Lentinus edode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为主,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等珍稀品种为补充的栽培结构。结合不同时间段食用菌产品的培育,利用对市场所完成的精准测算与研判,单供游客规模化采摘这一项,每天都可以出鲜菇20 kg~30 kg,不间断的出菇,附加值非常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重庆市涪陵区李渡农业生态园区,在这个园区中已经被游客以转租或者承包的方式进行的食用菌栽培基本面积就已经突破了40 hm2,不仅一些较为常见的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木耳(Auricolaria auricula)等食用菌成为游客的首选,甚至一些比较名贵的鹿茸菇都有游客在菇农或者是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自行完成栽培。这种成功的喜悦和农耕的乐趣也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3、食用菌主题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中需要规避的风险
  尽管从现阶段部分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实际经营过程中分析发现,其实际收益确实比较可观,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这种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并不存在风险。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切忌盲目追崇短期规模化效应。以休闲养生为主的食用菌主题生态园区,其实际经营基础的确要比一般的农业生态园区高。因此其基本预亏周期也在最初应当设定在6个~10个月时间内,经营者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个时间来对整个园区的布局进行精心地布置、安排、分析和规划,需要听取一定的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来最终选定食用菌的基本品种。特别是针对高端食用菌品种需要结合不同的市场基本分析来完成,盲目地追求市场短期效应,只能够让这种以食用菌为主题的高端休闲养生现代农业生态园成为农业产业转型过程中很小的一个闪光点。不仅根本不会带来较好的市场收益,反而会让经营者和农户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压力包袱。

  切忌盲目地追加投资。客观地讲,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以及投资回报的确较为丰厚,特别是在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经营过程中,由于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温室大棚栽培,受到不确定性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尽管基础投资较大,不过在现阶段仍然不失为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项目。不过这并不代表说其实际经营过程中不会受到淡旺季的影响,毕竟固定的消费群体的设定是有限的。潜在消费群体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效应,如果盲目地追加投资反倒会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主业的经营。在华北地区的食用菌主题生态园经营过程中的确出现了短期火爆的情况,投资方就采用追加投资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的经营范围。但是由于对市场预估和实际经营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其工程因为涉及资金过大反而影响了园区的正常经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鼎盛走向了衰败。

  4、结论
  农业产业调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发展以食用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则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盲目地对市场进行乐观分析,也不能片面地束手束脚。需要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因地制宜地结合市场的基本需要来完成园区的基本规划,这样才能够让生态园区真正地体现出现代、高效的农业特色与效应,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升级实际水平与能力。(作者:翟美珠 张圆圆 赵丽娜)

上一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开发、建设方案
下一篇:农旅融合视角下农业园区的规划策略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