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探析广东省兴宁市两镇八村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2-23 点击:1929
以广东省兴宁市两镇八村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为案例,试图在分析规划区产业现状和特色的基础上,构建“两镇八村,农旅互动,绿道串连,一村一韵”及“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新技术、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的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理念。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广东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首先必须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兴宁市两镇八村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为案例,试图在分析规划区产业现状和特色的基础上,构建“两镇八村,农旅互动,绿道串连,一村一韵”及“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新技术、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的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理念。根据各村资源禀赋明确各村主题,规划打造各村以文化展示、生态观光、农业教育、艺术创作等为产业的特色项目。并提出了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淘宝等保障产业发展的策略。
2018年,按照中央、广东省、梅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要实现省定贫困村脱贫、乡村振兴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兴宁市选取包括合水镇罗陂村、溪唇村,龙田镇凉伞村、金星村、龙盘村、蓼塘村、羊岭村和碧园村共8个行政村进行连线成片推进,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一个有产业支撑、民生保障、文化载体、特色风貌、宜居环境、民主管理的新农村示范区。其中,产业支撑和产业发展是本次连片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众多经验表明,乡村产业发展要注重拓展农业的可能性,通过植入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以及发展创新、服务及旅游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的转型。兴宁市两镇八村连片规划则在尊重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提升其附加价值。规划区作为传统客家村落,有较多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以及传统节庆、工艺等,具有较高史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引入休闲旅游业,农旅结合发展,是产业发展规划的突破口。
1、两镇八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色
规划区内八个村庄属于传统客家村落,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作物、小学厂房出租及出外务工为主,年均纯收入约7250元。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一产业以传统种植业、水产业、养殖业为主,现存几家现代精致高效农业企业。传统种植业以种植龙眼、荔枝、李子、水稻、蔬菜为主;传统养殖业以鱼塘、白鸽、鸡、蛇为主;已建成133.33hm2火龙果、韭菜花种植、柚子基地,现代精致高效农业初具雏形。规划区毗邻叶塘工业园区,有少量生态产区,目前有云山新能源汽车制造厂、欣欣家具厂、鸿宝皮具厂。旅游业发展滞后,但规划区内具有较为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加之传统客家村落的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优势。
2、连片区规划理念
2.1 规划整体理念
此次连片示范规划总体定位为:利用示范片的现状资源,深入挖掘其特色,打造集居住、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客家文化特色乡村,提升全域综合环境,发展全域旅游,全面带动周边乡村规划建设。此定位则充分显示了各村的的产业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避免村庄同质化发展,同时又要点线结合,串联各村资源,使连片区各村能形成联动效应。因此本规划结合各村的资源特色,坚持“两镇八村,农旅互动,绿道串连,一村一韵”的理念,集中打造特色示范片。产业发展规划是此次连片示范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还分为环境整治、道路建设、设施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提升、新村建设指引五大方面的内容。产业规划与其他五大方面的内容必须同步进行,同步建设。
2.2 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理念,为一二三产业加入“新技术、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鼓励第一产业进一步细化、优化、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滚动发展,积极融入第二产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将产业转型为偏重第三产业,美丽乡村体验游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实现“农旅互动”生态适宜型经营发展战略。
“新技术”即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入与运用。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规模化、立体化种植技术、基因培育技术和科技化管理技术等。并在食用之外还赋予农业观光、游乐、保健等新功能。
“新内容”即品牌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将传统农业与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叠加,赋予农业更多的品牌内涵、文化特征、附加功能,提升传统农业的附加价值,成为成就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与途径。
“新形式”即文化观光体验。一方面修缮整治传统建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发掘文化内涵,引入旅游宣传等新形式,增加当地传统文化的活力。
“新方法”即跨域交流,户外实践。农民农业教育方法不只是坐在课堂内获取知识,而是通过组织省市内外教研活动,借助一系列户外实践丰富教育内容,提高省市内知名度,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
3、分村示范产业项目规划
根据产业发展总体理念,连片区各村应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农旅结合的新兴休闲旅游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因此,本次规划根据各村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农旅结合,建设“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具体而言,即以农业为主题,突出自身特色,分别以高效农业、养殖产业、体验产业、文化产业、观光产业、加工业、艺术产业、服务产业为主题错位发展,功能上相互补充,互通有无。通过建设一批文化展示、生态观光、农业教育、艺术创作等相关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4、产业规划保障策略
4.1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走向企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重要途径,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强化服务等措施,组织引导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4.2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效应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合作社+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整合资源,促进政策、资金、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发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4.3 倡导“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家庭农场”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明显,“家庭农场主”必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必须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由于“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4.4 引入农村淘宝模式
突破交通限制,打通物流渠道,整合附近农民购物需求,批量团购生活用品、生产物资等,让农民享受优惠。同时,建设形成面向农民的互联网生态服务中心,采取“农民+合作社+村淘点”等模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营销,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农业产业规模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结语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不仅仅是单个村庄要提升村容村貌,还要在更大范围内考虑资源要素的整合,连片规划,示范带动,但又突出各村特色。不仅仅要留住青山绿水,还要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留住人,让新农村活起来。而根据各村特色,通过“一村一品”,示范项目的打造,农旅互动发展,能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最大效率地激活农村经济。(作者:邹坚引)
上一篇:
新农村产业规划的误区及思考
下一篇:
农产品物流园服务体系对接电子商务的创新路径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