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田园综合体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以江苏省无锡市X区为例,在全面深入总结X区人口资源、农业发展状况及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分析其区位条件、交通情况、消费市场、特色农业产品及周边旅游环境,深入剖析田园综合体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探讨X区田园综合体未来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X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X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包含三大机遇。第一,政策的支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市区级惠农政策逐渐推出,田园综合体作为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将迎来新的机遇。第二,市场的需求。随着X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区压力加大,人们更加向往农村悠闲的生活,大量城区游客流向乡村,田园综合体作为承载乡村旅游的平台之一,正处于最好的历史机遇期。第三,利益的需要。X区乡村经济发展迟缓,村内人均收入不高,村民需要额外的资金来源,而作为旅游产业,田园综合体可以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各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也会投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满足城市人群追逐乡村休闲惬意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利益的追求以及农民的增收意愿。因此,当下正是X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最佳时期。
2.挑战
田园综合体是一个以农业为本,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体,因此,田园综合体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建设时期相对较长。旅游市场变化快,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旅游的需求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而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是不可逆的、滞后的且可复制的,因此往往几年内难以继续满足游客对新奇性、创新性的需求。同时,田园综合体产业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而农业及园区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磨合与协调,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在资金保障上会遇到极大挑战。
二、X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瓶颈
1.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用地指标与引进产业冲突
X区党委和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编制完成《无锡市X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则(2016—2020年)》,全区规定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为79.84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0.01%。因此,在项目发展中,商业配套用房及配套服务设施无疑会与建设用地指标发生冲突。耕地红线与农业用地的土地性质在项目产业引进及未来空间规划发展上会存在冲突。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厂房、农产品检测中心、农牧废弃物处理中心,第三产业中的旅游服务中心、乡村民宿、农家餐馆等都需要相对应的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然而乡村土地却不可用,这是田园综合体发展必须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2.相关人才资源缺失
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主导产业,X区农业地域广阔,因此在农业方面需要专业的新型农业技术人才规划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推广运营。然而当地传统的农民多只善于传统的耕种技术,无法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而新型农民又多只懂技术却缺乏实践,无法将自身所学与乡村农业实际状况结合。同时,田园综合体作为以农业为主的旅游综合体,需要相关人才对园区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综合体发展受阻。从现状看,当地缺乏相关农业专业培训学校或机构,农业合作社人才缺乏,无法实现实时指导。早在2008年X区人社局对农民培训进行的调查结果就显示,39.43%的农民因距离培训地区远而错失农业培训机会。X区人社局在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更多地采用网络教学传播方式,这对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来说,学习操作难度较大。
3.投入资金大,产业回血慢
就当下而言,X区农业旅游项目不断增加,却很少有能够存活下来的成功案例,其原因在于:第一,田园综合体建设时期长,资金回收慢,风险大。第二,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产业为本,前期建设以农业产业项目居多,农业产业项目投资大、利润小、收益慢,在综合体发展过程中,产业的盈利无法为综合体提供持续性支撑。第三,综合体农业产业融合延伸不充分,产业链不完整,加工、运输、销售未形成完整体系,导致产业发展不畅,自身回血不足。
4.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大
随着国家支持乡村旅游政策性文件的出台,X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X区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达30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有35个,大量项目的建设趋于同质化,不仅影响乡村农旅产业发展,更影响项目未来的生存与质量提升。综合体与综合体之间、综合体与各景区之间由于距离相对较近,区间内农业资源相似,区域特色与区域标志性自然就降低;区域间旅游资源也趋向相同,存在同质化与重复建设的现象;项目辐射区位面积交叉重合,游田园、摘蔬果、吃农饭、购农品的运作模式相近,消费客户群体相似,从而出现内部竞争,导致区域资源浪费,生存竞争压力大。
三、X区田园综合体发展路径
面对X区田园综合体在土地资源、农业人才、资金保障、发展同质化等方面的发展瓶颈,本文提出相对应的解决路径。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对于X区土地政策制度及用地指标与产业设施冲突的问题,应借鉴日本、韩国六次产业化模式,发挥当地政府职能作用,在农地制度上持续探究,推动以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适合多元化的土地改革,确定经营权法律性质,消除模糊空间和灰色地带。[4]鼓励企业以租赁、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盘活综合体中集体建设用地,并依据项目所需,合理统筹规划,对不同类别属地土地进行细化整合和合理利用。同时,同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适度增加农业经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
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首先,应对X区农村现有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全面筛查,分析区域内农业科技人才实际现状,建立相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5],通过政府与学校合作、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方式,将新型农业技术人才引入乡村,实现新旧农民结合,互学互鉴。其次,优化乡村农业人才市场环境,健全农业科技人才长效发展机制,促进乡村科技人才培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再次,确立乡村科技人才选、用、育、留机制体制[5],加大乡村科技人才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农业科技人才奖励机制,通过企业奖励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强化乡村人才保障。最后,建立乡村农业人才库,鼓励乡村与当地高校合作,借助高校平台为乡村打造人才储备库,持续为乡村输送技术人才,推动乡村发展。
3.加强三产融合及多元产业发展,推动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
针对田园综合体发展速度慢、资金回笼不及时等问题,应及时调整发展策略。首先,加强乡村第一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将农牧废弃物用于农业种植,形成多元发展的循环经济农业。其次,推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将农业与加工、销售、运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同时对农产品实施再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推动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再次,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社区农业、休闲农业、农业科普教育及乡村养老民宿共同推进,促进乡村各产业间交叉融合。同时,完善乡村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内容及融合框架如图1所示。
4.五要素破解同质化
第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沟通是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效率。在规划阶段,应多与当地村民沟通,探寻村民实际需求,建设中多与规划局、环保局、建设局等沟通,从而科学规划。第二,资源是基础。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不能脱离现有资源,必须立足当地特有资源,在充分挖掘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资源价值最大化。第三,文化是灵魂。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文化传播的平台,文化缺失的景点是没有生气的。只有挖掘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才能为景区注入灵魂和生气,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使景区变得多彩且更加富有吸引力。第四,创新是关键。田园综合体应从形象定位、分区规划、乡村建筑、村落景观小品、标志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情趣化的诗意田园风光,提升综合体地域标识度。第五,多元是趋势。单一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对“奇”“特”农业旅游的心理需求。综合体的产业规划应与时俱进多元发展,根据市场引进满足游客需求的农旅产业。通过上述五要素协同发展,破解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推动综合体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X区为例,对无锡城郊田园综合体建设瓶颈与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城郊乡村旅游环境复杂,土地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等都是限制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因素,但区域内良好的交通、广大的市场、强有力的农业资源优势及繁荣多彩的旅游业又显示出X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前期,需对区域内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调查,同时需根据实际调查做出精准投资测算,结合乡村振兴内涵要求,完善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实施。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应以生态系统和谐、生活环境美丽、生产要素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推动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理想选择。(作者:袁心平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