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生物产而已正在进入大规模快速产业化阶段。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截至2010年底,全球约有生物科技企业4700多家,包括上市生物科技公司622家。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总收入846亿美元,研发投入228亿美元,净盈利4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0%。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2014年7月2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发布其第28份生物技术行业年报“跨越边界:释放价值——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报告2014(Beyond borders: unlocking value Global biotechnology report 2014)”。该报告回顾了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概况,指出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在2013年强劲回升的势态。
生物技术成为保障我国生物安全的支撑点。据专家估算,我国仅11种危害较大的农业入侵生物所造成的年经济损失就超过574亿元。2003年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肆虐,警醒我们更加关注新发传染病带来的安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掠夺生物资源的重要目标地区。据估计,我国生物遗传资源引进和输出比例大约为1:10,流失情况相当严重。我国防御生物恐怖的能力亟待加强。由于天然森林破坏,致使野生动物栖息和分布区日益缩小,加上人为乱砍滥猎,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的物种受威胁。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安全迫在眉睫。解决生物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医药、农业、环境等生物科技的研究开发,以确保国家利益和生物安全。
我国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日趋壮大。2009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达1.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医药产业产值为10381亿元,生物农业约1200亿元,生物制造约1800亿元,生物能源约280亿元。2010年我国生物制药总产值达1179亿元,增幅达30.99%,成为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1986年“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生物科技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我国农业生物企业数量2269家,涉及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组织培养、兽用疫苗、转基因作物等领域,其中,饲料添加剂企业数量最多,高达1000家。“十一五”期间,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
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将飞速增长,产业化和自主创新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有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达到40000亿元的规模,超过日本和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每年取得的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平均转化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到5%,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8%。“十二五”规划拟定重点扶持方向,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疫苗与抗体产品研究开发、体外诊断重大产品开发、数字化医疗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科技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创新型药物品种。
生物农业将进一步突破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规模化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领域依次为:饲料添加剂、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水稻。未来将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开展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科技药物和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
农业环境保护与退化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污染综合治理等研究,保障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开展退化农田生态重建、污染农田修复与污染物超标农田安全利用、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活性的原位调控和生物高效萃取、污染物低吸收作物利用、农田污染物溯源等技术研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开展水生生物养殖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宜渔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攻克戈壁滩地、沙漠荒地、宜林山地、矿山迹地复垦的少用土、节约水、多产出、高效益关键技术,降低复垦和新垦成本。开展耕地质量保育与地力提升技术研究,提高土壤持续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