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美丽乡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6-21  点击:2129
与城市相比较而言, 农村的交通、教育、经济、基础设施等都相对落后, 但却拥有着其它优势, 如怡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宽广的土地, 这都是城市所没有的。想要建设美丽乡村, 就必须合理地分析乡村的景观特点, 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乡村健康发展。

         几十年来, 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快速发展, 往往忽略了农村建设, 而如今国家实行精准扶贫、农村经济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下, 农村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城市相比较而言, 农村的交通、教育、经济、基础设施等都相对落后, 但却拥有着其它优势, 如怡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宽广的土地, 这都是城市所没有的。想要建设美丽乡村, 就必须合理地分析乡村的景观特点, 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促进乡村健康发展。
 
         1 乡村的现状及现实问题
         1.1 生产方面
         近年来, 我国中央部门已经基本确立了农村的改革重心和方向, 从下发的文件来看, 主要有以下内容: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机制等。中央之所以颁布这些文件, 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 即便中央颁布了这些文件, 但在落实时依然面临许多难题, 导致很多乡村劳动力外流, 成为了空心村、老人村, 这些难题阻碍了农村的正常发展。

         1.2 生态方面
         现在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比如, 农民在种地时, 就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 其中环境污染物严重超标, 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如此, 部分生产企业开始逐渐从城市边缘向农村转移, 有的企业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损害了农村的环境质量。农村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导致乡村被垃圾场环绕, 还有很多村落因为没有排水系统, 污水随处排放, 蚊虫滋生, 这些都直接加剧了乡村环境的恶化, 更严重者, 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了不可逆的变化。

         1.3 生活方面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 很多自然村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良好的道路系统, 乡村道路更多的是原始的土路、泥巴路, 为村民出行造成不便。除此之外, 农村的房屋大多是在宅基地内自己盖房, 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一味地追求城市的花园洋房, 乡村淳朴的建筑风格逐渐丧失。与此同时, 在电力照明、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 我国建设美丽乡村体系还不太完善, 凸显出许多问题。

         1.4 总体层面
         从宏观角度来看, 建设美丽乡村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和生产3个方面。如果将这些内容有效融合, 针对不同的村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会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不过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的清扫、基础设备、乡村房屋仍然是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家普遍忽视生态环境、农民收入以及提高生产力。

         2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与车水马龙的大城市比较而言, 乡村生产生活一般依赖于自然资源。在农村之中很多的村民都仍旧使用木柴烧火、做饭, 利用天然的小溪或者池塘的水灌溉土地, 使用化粪沤肥的方式对土地施肥, 面对这种情况, 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时, 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此原则之下, 制定合理完善的策略, 保护乡村的农田、森林、水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严禁出现乱砍滥伐、污染水系等问题, 努力做好乡村资源保护工作, 促进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 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长久发展形成的特独特征, 乡村地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和民风, 其中有的风俗作为当地文化源远流长, 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是当地村民无比珍视的精神食粮。因此, 尊重当地的原始风貌,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切忌破坏当地延续下来的乡风民俗, 保护当地的特色文化。杜绝千篇一律的规划和设计风格, 是对当代设计师的要求, 也是人文生态的需求。

         2.3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建设美丽乡村时, 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 除了坚持可持续性, 保护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外, 还应该注重自然风光的保护, 让乡村成为城市的氧吧,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限制一味地开发和扩建, 对开发过度的地方应实施退耕还林, 保护自然林场、山地、湿地等。因此, 在建设美丽乡村前期, 应有详细的调查和计划,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 设计与改造乡村人居环境。这一点也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吻合, 不着眼于眼前利益, 让乡村在未来能够健康发展, 造福子孙后代。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流程
         3.1 乡村的现状分析
         在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以前, 应做好具体的分析工作, 分析内容包括乡村的环境、美学、生态学等。结合当地景观的实际情况, 展开合理的分析以后, 得出科学的结果, 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以此促进农村景观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只有全面了解乡村景观, 掌握当地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 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景观规划方案, 尽量减少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损耗, 更行之有效地完成乡村的改造或建设工作。

         3.2 乡村的规划布局
         景观规划是规划设计中的定位环节, 结合农村景观开展有效的分析活动, 并对分析的结果展开深入研究, 挑选出与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最为符合的规划模式。在规划乡村景观时, 必须要按照景观的实际水平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不同功能的区域, 制定不同的操作目标、建设方针和解决策略等。在规划乡村景观过程中, 还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自然环境, 大量走访调查, 研究当地的植物、水体、地貌等自然因素, 确保景观的功能和当地的经济结构能够有机统一。

         3.3 乡村的景观设计
         乡村景观设计工作是美丽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所以, 在分析景观规划和实践时, 应准确把握农村景观的主要操作目标。在掌握了大概的方向以后, 再设计乡村景观, 结合乡村的实际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 遵循因势造景、因地制宜的主要原则, 有效实现农村景观的改造与开发设计。对街道的设施、建筑形象、铺地照明以及植物的种植等都要进行系统的思考, 从而实现乡村景观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统一。

         4 乡村景观的类型
         我国的乡村景观主要有2种类型: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

         4.1 生态型景观
         主要包括当地的森林、水系、植被和自然保护区。在面对这些资源时, 应在保护的基础上, 再进行合理的规划。水系一般指的是当地的河流和湿地, 在景观规划设计时, 保护原有水系, 清洁修整水系驳岸, 设计出形象生动、层次丰富的水系景观。植被则主要指的是山林绿地, 在保留保护原有景观的基础上, 有机融合当地人文特点, 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想要保持当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必须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同时, 还要做好预防策略并制定法规, 避免出现人为的破坏行为。

         4.2 生产性景观
         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 包括农村养殖生产景观和农作物生产景观。在农村生产性景观中, 生产者是关键的主导力量, 生产场所是决定因素, 所以, 生产者应学习现代生产技术, 生产场所应统一规划布局, 形成既具有生产能力, 又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业景观。例如, 当下发展的观光农业园、观光苗圃、花圃, 同时兼具采摘、垂钓、农家乐、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5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1 将乡村的现实和历史进行有机结合
         我国很多农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很多空间场所都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意义, 被后人牢记, 比如, 有的农村具有革命遗址、几千年的建筑、习俗传说等。这些历史场所都直接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有效增强了农村景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乡村的生活方式、文化风俗、历史建筑等予以尊重和保留, 同时, 在设计上要帮助乡村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和区域背景, 引起当地农民的情感共鸣, 让人们能够回想过去, 升华乡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水平, 推动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5.2 创设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空间
         如今很多乡村的居住环境只满足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作为设计者, 不应只是帮助乡村修路, 还应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公共生活空间, 让他们拥有健身娱乐设施、休息休闲设施、聚会集散场所, 改变原有“自扫门前雪”的状况。建设完成的公共空间, 村委会可统一管理, 定期为村民组织活动, 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5.3 优化乡村的传统景观
         建设美丽乡村, 并不只是单纯地意味着创新和改革乡村, 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尽量保护好当地农村原本的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之上, 再进行创新和优化, 为乡村提供新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规划乡村景观过程之中, 应保持朴素、淳朴的乡风文化, 保留原有的乡村格局, 优化交通组织, 整合场地资源, 使农村更加乡土化, 更具人情味, 区别于城市建设风貌, 给当地居民创设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6 结语
         就目前我国发展现状而言, 建设美丽乡村, 做好景观规划和设计工作,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发展, 既促进近郊乡村的城乡一体化, 又使自然村落区别于城市, 提升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设计与建设美丽乡村景观时, 尊重当地原本的建筑风貌和风俗民情, 在此前提下, 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 用最新的设计手法, 保留并改造最淳朴的乡村元素, 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融入景观, 使景观更加贴近群众, 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促进乡村文化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从而推动农村的健康发展。(作者:陈倬)

 
上一篇:田园综合体:构建乡村发展的新平台
下一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建瓯市小雅村规划设计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