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背景下义乌商贸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4-21 点击:3976
文中从服务体系、业务流程的融合度、信息化水平、专业人才角度分析义乌商贸物流的现状,指出义乌现阶段商贸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使义乌商贸物流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当前,义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入选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为义乌商贸物流转型升级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挑战。文中从服务体系、业务流程的融合度、信息化水平、专业人才角度分析义乌商贸物流的现状,指出义乌现阶段商贸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使义乌商贸物流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背景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金华市政府非常关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设,重视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自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以来,贸易发展平台越来越广,当前已经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贸关系,并形成强大的国际贸易网络,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义乌小商品城运营模式,成功把握当前商贸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尽管义乌目前构造了物流点线网布局,建立了覆盖面广的物流体系,形成物流“洼地效应”,但义乌商贸物流仍然面临着服务体系不完善、资源整合能力弱、高端人才欠缺等诸多问题。
当前,义乌被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研究如何运用当前背景提升义乌商贸物流运行效率、完善服务体系,有助于优化义乌产业竞争力,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满足企业与经营户的需求,为后期开展物流行业综合治理行动,加快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1、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背景下义乌商贸物流现状
1.1经济发展趋势稳步提升,商贸物流需求水涨船高
义乌市当前国际国内、区域性商贸活动活跃,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并向高质量趋势发展。一方面,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市户籍人口数量接近82万人,常住人口超130万人,城镇化率77.6%左右,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20个县级市中位居第二,地区经济逐年稳步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富裕程度均在各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义乌主要经济支柱为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助推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主基调。自义乌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国际贸易改革,据统计,采购的客商超过50万人次,日客流量21万余次,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国家。如图1所示,从2014年至2019年间,义乌市GDP增长稳中有进,实际增速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贸易进出口额五年翻倍,从1486亿元增长至2967.8亿元,是促进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主力军。
图1义乌市GDP及贸易进出口额
由此可见,义乌市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社会消费品市场规模广阔,进而带动工农商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空间,商贸物流需求也将与日俱增。义乌商贸物流离不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小商品市场相伴相生、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义乌经济社会持续繁荣。
1.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商贸物流区域竞争力较强
义乌不断优化区域物流内生动力,加强园区建设。设立县级市唯一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建立保税物流中心,国际物流义乌港,布局国内物流中心包括红狮智慧物流园、青口物流中心、福田物流中心等。2019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到,全年完成商贸货运量8216万吨,增长11.9%。公路货运量7969.2万吨,铁路到发量244.6万吨,航空货运量22575.4吨。
经过近30多年努力,义乌建成全国第二个县级市中型航空港、成为“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输起始点,构建海铁联运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新一轮现代物流转型的重要载体义乌公路港。目前,义乌物流业成为了支撑市场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着力建成集江、海、河、铁路、公路、航空等六位一体的多式联运综合枢纽,为义乌市经济社会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20年疫情以来,在实现国际国内医疗物资运输、生活生产物资配送、商贸物资流通等方面,金义枢纽中所建设的铁公机、海网邮、义新欧、义甬舟“新八路”综合物流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重要力量,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实保障。
2、义乌商贸物流面临的问题
2.1物流服务模式单一,业务流程的融合度低义乌不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持区域商贸竞争力和突出城市能级积极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设施设备方向上支撑区域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但是在商贸物流与商贸制造业的融合问题上还有待提升和完善,主要包括个性化服务、物流增值服务能力及资源整合方面,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在个性化服务技术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个性化趋势增强,类别增多,不同性质商贸企业物流运营需求不同。而义乌物流企业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无法跟上制造业方向转型升级的节奏,服务模式单一。目前,义乌还未对不同门类的制造业制定不同的物流服务标准或者一个解决方案。
在物流增值服务上,商贸物流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工商、税务、保险等相关配套服务的支持。当前义乌现代服务业领域主要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业及旅游购物为主,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服务欠缺,包括信息技术、金融业务、中介服务等方面,整体没有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在资源整合情况上,对于大部分物流企业物流资源利用率低,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需求的增加,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节能降本意识薄弱,对客户资源、运输能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序地管理和整合。
2.2物流市场管理力度不够,专业化供应链企业缺乏目前,义乌物流企业逐渐退出主城区,整合入园集聚发展。其中,商贸活动的物流业务大多数以第三方物流民营企业外包,整体规模小占比多,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低。在信息化程度、运行质量以及效率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市缺乏有规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行业总体上仍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阶段。
在规范化服务标准方面,虽然在2018年发布全国首个商贸物流行业地方标准,但仍存在仓库管理不完善,作业水平低下的现象,包括货区布局不合理、库存数量统计不规范、客户物品缺失残损等。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对物流业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独立的政策体系,不能完全发挥物流市场管理监管作用。
在信息化应用程度方面,当前义乌物流仓储场所不断扩容,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物流企业运营观念落后,没有物流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化建设覆盖率较低,大部分无法实现物流信息平台软件对接、设施联通、标准连接及信息联网等信息技术。
在问题解决方案方面,大多数商贸物流的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实现物流的基本活动,例如,运输、临时仓储和配送,且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耗时占比较高。在商贸活动运营中遇到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反馈,商贸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经营实现物流策划以及组织,物流企业也无法深入到商贸企业生产领域进行生产供应链的管理。
2.3商贸物流从业门槛偏低,综合型专业人才匮乏综合型专业物流人才是当前提升物流市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商贸物流人才短缺正严重影响义乌商贸物流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当前义乌物流产业结构与功能布局在不断优化,发展势头迅猛,但专业领域人才缺口较大,包括技术领域、实操环节、管理方向等。
从政府物流项目情况看,商贸物流本是连接供应商与消费者的桥梁,而复合型物流人才、战略型人才的缺乏,使物流项目的实施及内部管理难度增大。尤其在生产领域与销售领域间的组织工作,无法实现合理的协调合作。
从企业人员招聘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物流行业的专业性较强,短时间内企业很难把新人培训成熟悉业务的员工,人才管理存在疏漏,甚至没有完整的员工培养计划,从而无法自备足够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从事物流业大多是负责运输类的技术人员,物流技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远超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从职业资格培训情况看,物流职业培训还不成熟,目前,对于物流活动中的管理人员,国内虽然已经出现相应的职称评定物流师,但从近些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情况及取得证书人数并不多。从业人员专业认识不到位,教育体系还不成熟,行业整体社会地位低下,工作幸福指数不高。
3、国家物流枢纽背景下发展义乌商贸物流的建议
3.1积极开发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商贸企业与物流业的融合
义乌推进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商贸企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在商贸活动过程中,商贸物流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与商贸企业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建立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物流与商贸融合发展,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首先,基于义乌规划中的物流中心,例如,福田物流中心、青口物流中心等,支持商贸企业开展物流联盟,与物流企业共享系统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综合公共信息、企业业务交易信息、货物跟踪信息、车辆调度跟踪等信息的查询和检索功能。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货物流量,推动库存周转,降低库存成本、流通成本等;其次,义乌商贸企业大小规模不一,为适应不同商贸需求,必须优化物流服务体系,建立规范且多样服务运营模式,创造服务价值,降低物流相对成本;最后,政府应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手段,严格执行商贸物流行业标准,通过信用、效率、功能等角度对物流企业进行测评并实行数据共享,改善企业体制,督促物流企业重视服务水平,降低货损成本、时间成本等。
3.2加速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商贸物流数字化智能化
义乌国家物流枢纽依托义乌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面对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汇聚带来的巨大流量,必须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建设智慧物流园。通过数字赋能,积极开展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化及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搭建物流运输线上平台,实现散乱货源的资源整合,满足商贸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在义乌港、公路港等园区规划建设上,积极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运用于园区设施设备、运输配送管理中,实现智能化运营与高效调度,形成高层次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改变目前物流行业小、多、乱的现象。助力构造智慧供应链,改善物流与供应链运营、规划及管理。将物流资源与商贸活动中其他新项目无缝化链接,减少业务中断,形成动态管理运作体系,提高物流企业业务应变能力。3.3提升物流行业就职人员社会地位,引进商贸物流高端人才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推动下,义乌整体上已形成以铁公机、海网邮、义新欧、义甬舟“新八路”综合物流体系,商贸物流正处于提质升级阶段,使当前对物流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物流行业社会地位,开展物流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从政府层面看,在落实当地人才引进政策的前提下,能够对物流领域人才给予相关优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宣传物流行业的就业前景,尤其在国家物流枢纽背景建设下,提升大众对物流行业未来广阔前景的肯定和期许。从企业层面看,应重视推进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选拔使用、引进培养、激励规则等方面加大力度,制定完善且畅通的晋升机制。为员工建立优良的职业发展平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学校层面看,要加强物流专业建设,顺应物流行业的发展步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注重物流基础知识培养的前提下,拓展学习与贸易、英语、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范畴。积极开展实践周活动、校企合作,锻炼学生实操能力,获取行业资源,消除产学研脱节情况。
4、总结
在国家物流枢纽背景下,义乌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势如破竹,地区经济发展活力逐步上扬。提升政府监管力度,积极建设智能化物流园区,加强与制造业的融合,推进义乌市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为义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王燕美寿康)
上一篇:
基于一带一路视角下营口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
广州市花都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