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海洋工程装备业前景预测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11-18  点击:1420
中机院观点:随着全球范围内,开发海洋能源的海洋工程产业快速兴起并成为世界新兴战略产业,中国的海工产业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海洋工程装备业因此借力乘帆起航。中机院分析员通过对海洋工程装备业的现状、格局、政策等系统研究,阐述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现状分析
       1、概念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2、产业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3、现状分析
       业内预测分析,未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长速度仍将高于海洋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海洋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到2030年,我国海洋船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4.5%;远洋渔业产量将达到215万吨,总产值为269亿元。
       21世纪前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7%,总体进入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阶段。未来2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将处于成长期,其中,在2015~2030年间,将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海洋资源利用率将大幅提高。据预测,我国海洋经济将保持年均增长8%左右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2%,到2030年将超过15%。2030年后,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成熟期。
       近10年来,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成为海洋经济中增速最快的产业。未来,其将继续引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方面,将重点突破海洋深水油气钻探、生产作业装备和海工辅助船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采油树等海工装备。到2015年,国内相关企业要具备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设计能力,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到2020年,海工装备制造业要为实现深水油气开发从300米到3000米的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格局及分类
       1、    全球产业格局分析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2、全球建造阵营分类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
       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它们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
       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三、政策情况分析
       根据《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国家将进一步落实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比如,鼓励企业加大对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投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落实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灵活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保函等多种方式,支持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探索改进适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四、制造现状分析
       1、造船完工量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造船完工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截至2013年12月末,手持船舶订单1.3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2.5%。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1.4%、47.9%、45.9%,且已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
海工装备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高价值订单的涌现,随着各国对大陆架资源的日益重视,海工装备制造业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海上油气田勘探、开采设备的发展前景很被看好。
       2、行业发展空间
       从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看,我国油气储量丰富,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主要聚集区,而我国海洋原油和天然气的发现率分别仅为12.3%和10.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近20年来,我国海上石油产量稳步增长,而陆上油田产量增长有限,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石油增长量60%以上来自海洋,使得海上石油产量由微不足道发展成占全国的20%。据国土部测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海上油气产量比例将到达30%以上。
       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海工订单额分别为80亿元和96亿元;据估计,至2015年我国占世界海工市场份额比例将达到30%,年订单总额210亿元,整个海工装备产值有望3年翻倍。
       3、造船价格分析
       船东发力订造的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图:2013年以来,全球新船订单从谷底回升,在低基数上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究其原因,新船的价格更低(较高峰期低30~40%),运营成本更低(油耗降低20~30%),因此在当下的低运价水平上就具有盈利可能性,是吸引船东订造的根本因素。而随着航运市场供需情况的边际改善,如果未来运价出现上扬,新船的盈利能力同样有更出色的表现。当前,市场对于新船订单的持续性担忧较多,而我们认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基于资金约束下的边际收益测算,如果运价波动中枢保持平稳或有所上涨的情况下,新船订单仍将会有适当的规模。
订单向主流船厂集中,船价继续上行:此次22艘散货船合同将分别与中国、韩国的4家著名船厂签订,其中,外高桥造船将继续巩固其在18万吨散货船的市场地位。克拉克松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初,17.6~18.0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的平均成交价格已升至5,400万美元/艘,与2013年同期(4,600万美元/艘)相比上涨17.4%,而市场询价呈现继续走高态势。
       五、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国际海洋油气发展不断向深海推进,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到达千亿元以上规模。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12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投入2500亿-3000亿元。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球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2020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的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1/5,提升潜力巨大。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
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不过,正因为明显的差距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众多企业包括造船企业纷纷涉足海工装备产业,加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海洋油气开发年均增长将达到80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上一篇:中机院解读海洋能发展现状
下一篇:中机院解析风能增长态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