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小镇既是河南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应结合自身历史、生态、产业的优势,重点发展自然生态小镇、文化旅游小镇和商贸物流小镇等特色小镇,并总结出现阶段河南省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那里是太多人心灵的避风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富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享受够了城市的喧哗和热闹,更青睐乡村的淳朴厚重和生态环境。
但是当前,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乡村经济活力不足、农业生产生活相对落后等乡村困境越来越突出。在城市美学的社会潮流下,有人说美学意义上的“乡村”从来就不存在,不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实际观感。农村在城市化的社会语境当中大都被定义为土气、落后、粗糙。而在城市化的美学语境中,乡村一直被视为诗意、桃花源和故乡。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传承与复兴提供了重要机遇。那么,在传承与复兴传统村落过程中,如何通过艺术原理对乡土元素进行重新审视,形成既具有乡村淳朴氛围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的特色小镇空间。
近些年,我国的设计师、社会群体及新农人,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中国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颁布力度加强,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投入到保护优秀历史文化的大潮中去。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和保护。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空间视觉化的升级,更应以展现乡土特色为主,注重反映乡村体现的场所历史和不同乡村的个性空间,从而展示乡村整体环境。
小镇的空间规划是具有包容性的,应该是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非它们的缺点。它具有城市的精致生活,但是生活节奏更慢;有城市的便捷和现代化,但又有更深的文化氛围和广袤的自然环境。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小镇空间是在自然空间中由建筑要素以及其他界面限定之下的可容纳人类活动的三维空间,由内外空间组成。内空间主要以居住为主的一系列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外部空间为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在外部公共空间到个人住宅的私密空间之间又设置了多层次不同等级的公共和半公共空间,从而很好地调节了空间的尺度关系和人们对小镇空间归属感和领域感的心理预期。从景观学角度分析,小镇公共空间可定义为户外的、除了私人住宅面向小镇所有居民的、免费开放的场所,例如场院、晒场、集市、水井边、寺庙、戏台、祠堂、茶馆、村头林荫树下等,由于这些场所具有景观、社区、休闲等活动功能,具有人群的聚集性和活动的滞留性,因而是人们最易识别和记忆的部分,也是不同于城市的特色户外空间。
特色小镇规划的概念规划可以围绕“特色亮点”、“小镇位置”、“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实施规划”五大内容展开。将特色小镇的五大特色串联在一起,形成四个完整的生态闭环特色小镇,在此基础上形成小镇空间。
1 建立什么样的特色小镇
目前,河南省全国特色小镇总数已达15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正在加紧研究出台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培育工作要求和政策支持措施。到2020年,河南省计划重点培育100个左右特色示范小镇,其中30个以上达到国家特色小镇示范标准。
这15个特色小镇分别是禹州市神垕镇、温县赵堡镇、西峡县太平镇、确山县竹沟镇、汝州市蟒川镇、镇平县石佛寺镇、孟津县朝阳镇、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商水县邓城镇、巩义市竹林镇、长垣县恼里镇、林州市石板岩镇、永城市芒山镇、灵宝市函谷关镇、邓州市穰东镇。
1.1 自然空间
从15个特色小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即地处平原河流带的特色小镇(4个)和地处山区丘陵的特色小镇(11个)。具体来看,处于与西北的太行山地-黄土丘陵地带的特色小镇有7个,处于伏牛-桐柏-大别山系的特色小镇有4个。这些地区具有较明显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较为丰富的水源,虽然在交通优势上有些小镇弱于平原地带,但是人文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状态良好。其他4个特色小镇则处于黄淮海平原地带,虽然山林资源没有其余11个丰富,但却融入了山水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天际线。其中,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打造的就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
1.2 文化空间
一个城镇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城镇的文化资源上,而文化资源如果被感知,就需要落实在物质空间上,也就是所谓的文化空间。可见,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作为特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小城镇的记忆和未、来的可能性。中原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戏曲、五彩斑斓的民间艺术等,都成为传承文化的瑰宝,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载体。因此强化特色小镇文化、旅游、产业功能融合,以文化资源为核心,以产业资源为引导,以旅游业态为载体,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优势,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例如: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名扬中外的太极拳便发源于该镇陈家沟,至今仍流传着“喝了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的说法。同时,作为四大怀药主产区之一,赵堡镇将以怀药为主的特色农业作为调整传统农业产品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使怀药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0亩以上,同时积极申办怀药加工项目,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打出怀药的独特品牌,着力建设文创重镇。此外,还有像以钧瓷而闻名于世的禹州市神垕镇,形成了以钧瓷为核心,融人文、生态和经济为一体,具有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等。
1.3 商贸物流空间
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是国家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整体布局,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处于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特色小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和“最后一公里”。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河南将以航空港为龙头,形成“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海港协同一体”四港联动、多种方式联运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新郑机场定位为全国最大的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郑太高铁、郑徐高铁、郑济高铁相继开工建设并陆续通车,围绕高铁、航空等交通资源建设商贸物流小镇。
其中,邓州市穰东镇,自从海宁皮草商户来穰东之后,带动了穰东镇商贸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以北京世纪润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管理运营队伍不断宣传,又开通了邓州至穰东海宁皮草城的专车,并建成了服装产业园区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和包括海宁皮草城在内的9大服装交易区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穰东服装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2 特色小镇空间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优势发挥不够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许多资源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如历史、生态、产业等优暂处于落后状态。巩义市竹林镇,有着“巩固不拔、山河四塞”之称,自古以来就是要冲之地。这里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有秀美的自然山水,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并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重点示范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行列,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但在2016年10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河南省仅有4个小镇入选,对资源优势的挖掘上仍不深入过于片面。
2.2 效果欠佳
此外,虽有亮点,但成效欠佳。河南省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实践上,在全国并不落后,甚至还有不少突出的亮点,但并没有打出“特色小镇”的口号,宣传力度也欠佳。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人口众多,现有建制乡镇1800余个,其中不乏邙山镇、道口镇、逍遥镇、神垕镇等历史名镇、产业大镇,这些都是河南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良好基础,但目前是虽有不少亮点,但总体上成效欠佳。(作者:朱睿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