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机院道:央企对于新兴产业布局的速度与激情 |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14 点击:1186 |
|
,在当前多个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创造价值,将成为企业适应重组整合的最好途径。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的观点则是:发展新兴产业,国有企业没有先天优势,甚至还有转换成本过高、风险容忍度低等劣势。 |
|
“央企投资正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9 月 30 日,工信部权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大力支持有资金实力的工业企业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发现,在国资委的引导和推动下, “有资金实力的”央企已经在这一领域布局。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曾公开表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将加大国有资本在国防军工、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同时,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以股权为纽带的专业化整合,建立产业战略联盟等方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三大运营商重塑主业价值信心
“其实,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早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就已开始实施。 ”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汉阳在接受《采
访时指出。据吕汉阳介绍,当时,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一段火热的投资布局后,结构失衡的矛盾和弊端已愈加突显。对此,2014 年 1 月 20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根据国有资本的特点,对于主业范围内的业务,要结合发展战略、协同效应、价值创造、能力匹配等因素,综合考虑经济增加值创造水平,动态优化价值链管理,突出重点、做强做优;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业,要及时调整,有序退出。培育新的战略性业务要坚持审慎原则,严格论证,把握节奏,有序进入。
“这一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工信部权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介绍,国家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不仅是作为企业要降本增效,作为央企,要发挥对国家“一带一路” 、 “宽带中国” 、 “互联网+” 、 “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的主体作用,要求三家运营商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如工信部希望中国移动加快 TD-LTE发展、推进提速降费、助力“互联网+”落地,而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强调落实“一带一路”和“宽带中国”战略。
中国电信曾公开表示,2015 年资本开支达到 1078 亿元,其中,610 亿元用于 4G 网络建设投资,占比达 57%。在投资支持下,中国电信 2015 年实现了全业务收入增幅行业第一、4G 用户渗透率行业第一、4G 终端销售占比行业第一。而截至 2015 年底, “大象快跑”的中国移动 4G 网络基站已达 107 万个,覆盖人口超过 13 亿。
随着 4G 和宽带网络的发展,运营商重新恢复了对网络价值的信心,即面向未来“互联网+”社会,自身的发展机遇在网络业务和基于网络能力的应用。
海洋工程、新能源等产业持续发力就在三大运营商大力发展主业的同时,众多央企则把眼光投向了海洋工程和新能源等产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向记者介绍,在发展改革委进行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前期调研中,海洋工程被明确为“十三五”期间重点产业之一。而在此之前,部分央企已经做好了准备。海洋工程的龙头当然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已经在海洋工程技术方面形成体系。公司发言人表示:发展海洋工程的必要性在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约占地球全部油气资源的三分之一,同时海洋也是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此外,两大船舶巨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加快了结构调整的进度。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基地,先后承建了 10 万吨级 FPSO 和 3000 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产品。
此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召开海洋工程工作座谈会时提出, “将海工业务作为中船集团公司的战略性业务,在高起点上定位。 ”会议还提出,“要考虑根据未来承接项目的具体需要,加大在项目咨询、信息化建设和特殊工装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
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吴强也在年初的内部会议上提出,各单位要将海工装备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敢于“亮剑”,强力推动集团公司海工装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相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除了在海洋工程领域积极布局,还通过强强联合进入了新能源产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还有中国恒天,中国恒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开发特色鲜明,掌握有多项具有核心价值的专利。此外,中国恒天还在新材料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建树。
另据了解,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电、新能源开发、输配电设备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随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又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合作和产品合作力度,在水电电力(热力)、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绊”相融
据了解,这一系列结盟的背后是央企发展思路的改变,央企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的热情已经被充分调动。曾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认为,中国经济三个方面的新动能正在聚集,一是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培育新经济,三是推进开放型经济,利用互联网配置全球资源。通过资本市场,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国企进退已经成为重要的改革路径之一,从而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舞,无疑将大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钢铁行业为例,虽然主管部门多次警告产能过剩,但是在企业看来,只要自身的成本低于其他公司,就可以赢得客户;而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投资,从而取得规模效应。然而这却会加剧行业整体性的产能过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在推行产业链关键业务的重组整合中,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后,除非企业的确能完全收回资本成本,规模大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工信部权威人士表示,当前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突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中机院专家认为,在当前多个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创造价值,将成为企业适应重组整合的最好途径。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明的观点则是:发展新兴产业,国有企业没有先天优势,甚至还有转换成本过高、风险容忍度低等劣势。在资本投入方面,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同样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在技术来源方面,新兴产业都是全球性产业,技术来源多样化,国企过去的技术积累可能无用武之地,甚至还可能阻碍新技术应用;在人力资源方面,国企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缺乏吸引力。由于一些新兴产业有可能改变甚至颠覆原有产业格局,大企业转换成本高,对新兴产业会本能地抵触。同时,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保值增值”压力下,国企风险容忍度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承受发展新兴产业的风险有所担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