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安徽省太湖县刘畈乡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规划建议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1-13 点击:3216
要发展好刘畈乡茶叶产业,需要政府引导、加强政策扶持、搞好技术培训、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刘畈乡的茶叶产业一定会迎来绽放的明天。
安徽省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坡,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国家级湿地公园花凉亭湖镶嵌其间,水气交融,云雾缭绕。全年平均气温15°C左右,年降水量大于1400 mm,是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绿茶生产优势区域。刘畈乡为太湖县主要产茶乡镇,境内南阳河流域四周高山,沿河冲积土土层深厚肥沃,土壤为乌砂土,有机质丰富,肥力高,日照短,散射光多,茶树长势旺盛。独特的小气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茶质与众不同,明清时期,境内所产“南阳谷尖”贡茶“香、甜、厚、重”的口感在緑茶品质中可称翘楚。
1、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刘畈乡现有茶园总面积867 hm2,其中无性系茶园333 hm2。可采摘面积600 hm2,平均亩产干茶26.7kg,年产干茶230 t,年总产值3 910万元左右,其中名优茶产量94.5 t左右,产值2 740万元。
1.1 基地规模
全乡本地群体种老茶园约320 hm2,平均亩产干茶6.5 kg;新植无性系茶园约100 hm2,平均亩产干茶10 kg。百亩以上连片茶园约130 hm2,均为2012年后新植茶园,并逐年扩展。
1.2 茶叶工厂
农户用传统手工制茶以炒青緑茶为主,品质虽好,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近年来,积极引进茶叶加工机械,截至2019年12月份刘畈乡已投入使用的茶叶机械加工厂10家,干茶年度加工能力达100 t,基本实现茶叶加工机械化。
1.3 品牌商标
依托太湖县主打品牌“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注册了乌啼寨、南阳河、乐盛、刘畈、龙承云雾茶等茶叶商标,积极打造乡土品牌。
1.4 经营主体
刘畈乡从事茶叶生产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茶业经营主体有19家,茶叶种植面积240 hm2;其中专业从事茶叶生产的家庭农场(个体茶场)有10家,茶叶种植面积130 hm2。
1.5 安全管理
现有4家茶叶加工厂申领了小作坊证书,1家茶叶加工厂正在申报食品生产许可证;取得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的茶叶经营主体分别有2、1和1个。为全乡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茶园单产较低
刘畈乡茶园平均亩产量过低,平均比新发展的无性系新品种茶园低50%左右,不及国内高标准高产茶园产量的15%,干茶产量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品种老化,树龄过长。刘畈乡现有老茶园均为2000年前后农户采摘本地老茶树种子以及当时实施农发项目发展茶叶从外地调入的茶籽直播而成,树龄大多在15 a以上,有的茶树树龄甚至超过30 a,且茶树品种“多、乱、杂”,但其中也有如“福鼎大白茶”这样的早熟高产优良品种保留下来。2)茶园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农户劳力不足,致使茶树长期得不到有效管理,有的茶园(树)常年甚至根本没有得到管理,茶园(树)基本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3)形不成规模。刘畈乡现有茶叶80%以上为农户田间地头分散种植,大多只满足自给自足,加上缺少管理,鲜叶产量低,大部分农户不愿采摘,即使采摘,费时费工,效益低,成品茶依靠农户自身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大大的削减了农户的采茶积极性。
2.2 制茶工艺落后
2.2.1 鲜叶采摘标准不统一
茶园管理不到位、采摘期滞后、芽头小,导致“天华谷尖”成品茶单体大小不一致,没有市场竞争力;作为刘畈乡茶叶拳头产品的炒青緑茶近年来受邻县(市)緑茶进入本地市场的冲击也失去了竞争力,同期成品茶相比,条形粗,叶底不成型,卖相差。
2.2.2 制作工艺水平较落后
刘畈乡茶叶产业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的小型茶厂生产、加工为主,其生产模式存在诸多不足:1)卫生条件堪忧,难以保证成品茶质量安全;2)加工制作流程不统一,成品茶标准五花八门,没有大型茶叶加工厂,没有一家与茶产业有关的深加工及其他企业,更别说先进的茶叶制作工艺。
2.2.3 茶叶生产利润低
以部优名优茶“天华谷尖”为例,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雨前均价280元左右,成本约为240元左右,毛利润40元;而同期“岳西翠兰”采摘标准两叶一心,雨前茶毛利润近80元;前者毛利润只有后者的50%,而“天华谷尖”采摘标准更严格、制作工艺更繁复。
2.2.4 茶叶专业经纪人缺乏
刘畈乡没有一个专业联系茶叶市场的能人,远离国内茶叶市场,营销观念落后,信息闭塞,茶叶销售面窄,致使刘畈茶叶始终走不出去,很难打开外地市场,没有统一销售渠道,各自为政,互相压价,扰乱了市场,严重制约了刘畈茶叶产业的发展。
2.2.5 茶农品牌意识不强
全乡没有统一商标标识,各种包装满天飞,款式各式各样,包装数量或多或少,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刘畈乡茶叶的信誉。
3、发展规划与建议
3.1 政府引导,科学发展
刘畈乡适宜茶叶种植面积约1 333 hm2以上。首先要立足乡镇实际,按照“巩固现有已采茶园,改造一批低产茶园,逐年发展高标准新茶园”的原则,做好宜茶则茶详细规划,结合红色旅游与生态茶叶旅游,搞好茶叶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选择发芽早、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的无性系良种茶苗,用五年时间新植一批高标准茶园,争取五年内将刘畈乡打造为省级茶叶“一乡一品”示范乡。
3.1.1 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用两年时间完成农户现有田硬老龄茶树和低产茶园改造,对老化的茶树更换新品种;改造后茶园按高标准高产茶园管理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既要挖掘当地群体优良品种的耐旱、耐瘠、适制性强特点,又要发挥无性繁殖优良茶树品种高产、优质优势。
3.1.2 多措并举壮大茶叶经营主体
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和茶叶种植大户发展茶叶产业,吸收有发展理念但缺资金、缺技术的农户到合作社参与生产管理、经营,也可以采取入股、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户参与,抱团取暖、群策群力做大做强刘畈乡茶叶产业。
3.2 创新模式,稳步推进
借鉴“引进来,推出去”发展模式,推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引进来”即利用刘畈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花大力气引进省内外茶商发展茶叶,用外商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销售网络为平台带动刘畈乡茶产业发展。“推出去”就是把刘畈乡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系列名优茶推向国内市场,切实解决成品茶销售难问题,紧靠当地或县内销售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去,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到外省考察参观,学习先进的营销经验,培训一批精干、能力强的专业茶叶销售经纪人;在外县、外省,如安吉、广德等国内茶叶交易市场成立交易办事处,负责协调茶叶交易相关事宜,种茶大户或经纪人可在交易市场内租用交易摊位;大力发展电商,通过专业的物流快速地将生产的茶叶进行交易,使刘畈的茶叶很快走向国内市场,减少营销成本,提高经营收益。
3.3 引进工艺,提高品质
1)加快建设大型茶叶加工厂,引进先进的茶叶制作工艺,提高茶园管理、采摘的机械化水平。在规范、完善本地名优茶、緑茶制作工艺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引进开发先进的茶叶制作工艺。支持、鼓励茶叶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综合性的茶叶加工厂。2)合理开发夏秋茶。刘畈乡茶叶只生产一季春茶,夏秋茶和茶叶副产品还没有开发,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增加,要加快推广制作夏秋茶和加工茶叶副产品,推广生产加工红茶、工业用茶、外贸出口茶等,进一步丰富了刘畈乡茶产业链。加快提高茶园深耕、锄草、施肥、病虫害化防、茶树修剪、夏秋茶采摘等的机械化水平。
3.4 绿色发展,创优品牌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开展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试验示范,开展性诱剂防治灰茶尺蠖及黄板防止治茶小绿叶蝉、安装杀虫灯工作,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保障茶产品质量。探索种植管理新模式,发展生态高效茶园,探索推广立体循环模式,大力发展“茶树+桂花”“猪—沼—茶”等生态茶园,提高茶园自然抗病害能力和经济效益。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太湖县刘畈乡乐盛农产品合作社、太湖县龙承茶叶种植公司、太湖县惠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引导其他经营主体和农户种植茶叶,将乐盛村、清平村、刘畈村打造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强化茶园投入品管理,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加快茶叶三品一标认证进程,特别是有机茶产品的认证工作,在“緑色、健康”上做文章,创建刘畈系列名优茶品牌,打好“生态”牌和“红色”牌。逐步形成刘畈乡茶产业“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的模式。
4、结论
综上所述,要发展好刘畈乡茶叶产业,需要政府引导、加强政策扶持、搞好技术培训、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刘畈乡的茶叶产业一定会迎来绽放的明天。(作者:徐正华 吴克桥)
上一篇:
上海新农村建设中南汇地区民宿产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额敏县域美丽乡村规划为例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