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江都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路径的分析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7-05  点击:1967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以江都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阐述了其功能定位、建设途径和运行机制, 并分析了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管理路径, 如建立多元主体互融互通的组织运行模式、建立多层次农业人才分类培养机制、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机制、建立“互联网+”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等, 以期为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带动多元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江都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路径,江都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集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 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也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顺应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自2012年开始在江都小纪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该园区集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科技服务、农民培训等于一体, 对推动研究所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及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1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
        农业园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载体和平台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1,2,3]。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江都区小纪镇, 现有土地面积730 hm2, 其中, 设施栽培面积550 hm2, 是省、市“菜篮子”生产基地、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江苏省园艺示范基地、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示范试验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450 hm2, 申报蔬菜品种“三品”认证64个, 其中, 有机认证58个、绿色6个。现有入园企业、合作社共17家, 其中, 省级科技型合作社1家,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近年来,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将园区规划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相融合, 立足区域性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 充分挖掘资源, 合理统筹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资源, 协同推进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共建, 将园区打造成宜产、宜贸、宜游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

        1.1 集科技、健康、人文、旅游于一体, 带动二三产业融合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将科技、健康、人文、旅游等元素融入农业, 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示范、观光、休闲有机结合, 发展附加值更高的创意农业、观光农业, 把园区打造成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另外, 探索研究建立“园区+N”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目标的实现, 形成以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 带动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径。

        1.2 农业“五新”成果的示范基地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积极引进、示范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装备等新成果, 并通过展示、示范、参观学习、观摩交流、田间学校、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手段, 带动周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阵地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示范培训, 培养农业人才, 强化队伍建设, 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 培育造就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能基本使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4]。

        1.4 带动周边乡村农民致富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新品种辐射, 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新技术辐射, 提高周边乡村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通过新机制辐射, 以园区企业为龙头、以产业经济为纽带, 组织周边农民共同参与农业生产, 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 带动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带动周边乡村农民致富, 推动乡村振兴。

        2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途径探讨
        2.1 坚持高起点定位, 提升农业园区发展水平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立足于在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率先进位, 以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新标杆, 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发展水平, 力争短期内设施农业比重达20%以上, 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达65%, 农业“三品”总数达95个, 农业龙头企业达16家, 初步形成有机稻米高产优质示范特色、罗氏沼虾生产区域特色、蔬菜示范园区规模特色和水乡生态农业观光特色,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前列。

        2.2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 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品牌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秉承“项目为王”的理念, 毫不动摇地推进农业特色项目建设, 有序推进“三大项目”实施。一是以提升设施农业水平为着力点, 实施好万亩良种繁育研发加工中心、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万亩虾苗繁育基地提升和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是以省、市“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中央财政建设项目为主攻方向, 实施好“菜篮子”工程;三是以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为突破点, 实施好蔬菜示范园区景观提升、景观水利、生态餐厅、新品种展示园等项目建设, 确保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在国家AA级生态观光旅游示范点基础上有新提升, 努力向建设国家级示范园区目标迈进。

        2.3 坚持注重产业延伸, 加快培育壮大专业市场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着力做到“四个坚持”, 即坚持以科技化武装农业, 不断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加快农业科研成果项目引进步伐;坚持以品牌化提升农业, 在现有25个农业品牌的基础上, 计划再增创10个, 力争近年省、市以上农业知名品牌数量达到5个以上;坚持以信息化发展农业, 加快“数字农业”平台建设与升级, 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市场化带动农业, 辐射带动蔬菜加工、冷藏等相关产业发展。创新销售手段, 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5]。

        2.4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不断完善农业运营机制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立足于顺应市场、适应竞争、提质发展、提速跨越, 积极构建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 务求“三个突破”:一是在活化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上求突破, 不断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层次, 提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新的联合体, 引入新的农业龙头企业, 探索“协会+基地+农户”新模式,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为主体, 以“双赢”为趋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二是在优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上求突破, 逐步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物资装备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体系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注重资源整合, 提高经营管理和产业服务水平。三是在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投入机制上求突破。始终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 搭建现代农业招商平台, 适期举办特色农产品品鉴会, 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知名度, 以此引来一批客商、引入一批项目、引进一批投资。同时,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逐步加大政府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投入力度, 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发展格局, 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档次。

3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探索
3.1 以科技为先导,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 积极引进、应用现代科技与先进农艺, 提高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 引入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孵化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协作, 加速科技成果的引进应用, 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应用能力。2017年, 创建成立了原农业部“双创”园区;2018年, 成功创建“江苏省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和“江苏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基地”, 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模式的展示窗口。建设5 000 m2新品种展示区, 展示蔬果品种达85个, 引进国外先进农机具10余台 (套) 。园区将农业科技成果和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 实现产业化, 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建立起包括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的运行体系。

        3.2以企业为主导, 创新经营机制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现有入园企业2家 (其中, 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 合作社1家, 家庭农场3家。在园区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 采用“园区+企业 (合作社) +两园 (农民创业园、大学生村官创业园) +农户”的运行模式, 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购、加工与销售。坚持把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农民自愿合作为前提, 打破区域界限, 成立了江都区鑫农水稻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绿园蔬菜生产合作社等13个合作经济组织。鑫农水稻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248户, 耕种面积1 700 hm2;绿园蔬菜生产合作社入股农户53户, 耕种面积80 hm2。合作社统一将土地租赁给专业大户和当地农民经营, 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等服务, 入股农民在领取每亩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根据效益情况还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

        3.3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 推进绿色食品生产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立足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以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为着力点, 遵循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 走绿色发展之路。采用集绿色种养、绿色营养和绿色防控“三位一体”的绿色生产技术, 实现园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 开展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改变农业园区初级产品多、加工增值产品少的状况, 研究拓展以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化和标准化为核心的农产品增值新途径, 推动农产品向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和特色品牌,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7]。

        3.4 以自愿、有偿为原则, 推进土地顺利流转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集中, 实现土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土地股份合作, 优化土地要素配置, 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4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管理路径分析
        4.1 建立多元主体互融互通的组织运行模式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园区+政府+科研院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 强化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作配合。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领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拓宽高校院所服务园区的渠道, 凝聚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4.2 建立多层次农业人才分类培养机制
        根据农业科技园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人才以及农业劳动者的分类培养,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8]。

        4.3 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机制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示范带动机制, 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的格局,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园区功能由基地型向示范型、服务型转变, 建立健全与基地农户等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广大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园区成立了江都区绿园蔬菜产销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1 500万元, 公司入股农户53户, 蔬菜种植面积80 hm2, 每年蔬菜每公顷效益达121 440元, 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地区蔬菜生产面积3 000 hm2, 园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区平均高20%以上, 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高效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4.4 建立“互联网+”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打造智慧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加强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大型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 拓宽农产品信息渠道。

        4.5 规范运营管理, 引领园区提档升级
        小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围绕经济规模、运行质量、发展后劲、社会贡献四大方面设立考核指标体系, 动态监测园区发展情况, 组织专家定期进行现场核查, 引领园区提档升级。

 
上一篇:生态文明理念在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及4大方向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荔波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