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干货|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四大建议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8-02  点击:2668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方向建议:1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2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3 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4 加强外引内联和战略合作

 本文将从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外引内联和战略合作等四大方向对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进行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
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被列入山东省“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要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 形成有操作价值的产业规划。要进一步细化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行业规划和企业规划, 科学布局建设市域地铁轨道交通工程、蓝色硅谷和西海岸新区轨道交通工程、城阳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等多种类别的轨道交通线网, 实现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 既产生拉动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又实现优化城市交通组织形式等的社会效益。
2) 研究分析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车辆、运营等一条龙产业链市场状况, 列明产业需求目录、产业标准、资源状况、发展基础、配套企业和重点推介产品目录等, 制订当前、长远、重点、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主攻方向和重点产品, 确保产业链中产业齐全、结构完整、保障供应、服务完善, 引导产业发展。

2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
1) 轨道交通产业包含众多企事业单位, 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培育良好的产业环境。要持续加强对地铁产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目前, 由青岛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建立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 要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 深化联席会议、专题研讨、高峰论坛、信息发布、行业预警、监督考核等组织协调机制, 切实加强政府、产业园区和企业用户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 确保相关制度、政策、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 依托地铁产业协会, 结合现有市场基础和资源, 深化山东省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建设, 探索建立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市场合作等产业链子联盟, 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联盟[11] (见图3) ,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轨道交通企业和其关联企业各自优势, 汇聚、吸纳、优化产业资源, 促进行业整合, 抱团发展, 抢占轨道交通产业价值链高端, 打造具有行业领先和资源聚集“双优势”的产业链, 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联合开拓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
 
3) 充分发挥发改委、经委、科技、财政、规划、国土等市政部门作用, 研究出台财税、金融、土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市场准入等一揽子扶持地铁产业的配套政策, 如统筹专项资金、设置配套奖励、建立补贴补助机制、优先保障产业用地、支持产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引入投资等多渠道融资、建立市场准入政策和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实验室、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打造示范企业, 引进和培养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等,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开辟绿色通道, 吸引资本、资源、技术等各类要素向产业集聚。
 
图3 轨道交通综合性产业联盟

3 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
1) 扶持重点。一是明确轨道交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及其技术改造项目目录, 建立“重点龙头企业数据库”, 重点培育、扶持和定点联系龙头企业, 全面掌握其生产经营、产品结构、项目建设、资金周转等动态情况, 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 加大青岛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崂山区配套产业集聚区、青岛自由贸易区轨道交通产业园区等建设力度, 加快实施重点配套企业培育计划[12], 大力发展与整车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 扶持培育技术咨询、工程机械、新材料等其他上下游产业, 形成龙头企业、核心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有机链接的全产业集群。
 
2) 科研创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鼓励驻青高校、科研机构、制造商和服务商等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同时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程序的基础上,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到地铁建设的一线并实现产业化, 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

4 加强外引内联和战略合作
资源整合及兼并重组是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国外公司占有较大技术和市场优势领域 (如盾构、牵引、制动、信号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的背景下, 应在技术研究的同时, 走合资、合作的道路, 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 既大力引进关键领域重点产品的实力企业, 又鼓励本地企业到外地并购轨道制造企业,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 逐步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 推进产业整合, 完善产业链条, 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产业扩张。

 
上一篇: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大优势及四大问题探究
下一篇: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