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节能环保产业才刚刚要进入担任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角色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2-01  点击:1257
“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列入国家“五年规划”,对于政策导向的节能环保行业来说是一重大利好。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节能环保产业才刚刚要进入担任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角色,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节能环保产业才刚刚要进入担任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列入国家“五年规划”,对于政策导向的节能环保行业来说是一重大利好。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节能环保产业才刚刚要进入担任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角色,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试着将节能环保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划分为 3 个阶段:项目建设阶段、产业整合阶段和效率提升阶段,并以水务行业为例进行分析。项目建设阶段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我国进入20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和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认识不断提高,经过近两个五年规划期, 以投资拉动的水务产业发展迅速,城镇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 在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下,不管是市政还是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能建的都建了,甚至不该建的也建了。 该阶段各行业企业、各种资本参与其中,整个中国掀起了污水处理厂建设高潮。 在我国国情的作用下,这些项目分散在各种有关系的人或企业手中。 其中较早开始水务投资战略布局的国有资本凭借其先天的资金和政府资源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以持有资产和运营为主的大型水务集团开始出现,如首创、天创、光大、中环保、北控等。 而早期靠环保设备或工程承包起家的民营企业逐渐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秉着以项目带销售的目的开始进入水务投资领域,之后又借着资本运作或创业板的推出完成上市。
 
         在资本的推动下,这些民营企业迅速壮大,形成了多个从设计到设备或总承包再到投资运营的全产业链水务企业,并具备了与第一梯队水务集团抗衡的实力, 如桑德、碧水源等。资本充足后, 并购便是企业扩张最快捷的方式,尤其对那些每年都要追求业绩增长的上市公司更是如此。
 
        同时,那些一开始进入该领域就想着赚一票就走的各路资本和在该行业未成气候的企业在项目建成后开始谋求套利兑现。 整个水务行业开始进入并购整合阶段。产业整合阶段是资本为王的阶段,依托强大的议价能力,上市公司成为项目资源的聚集地。 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优质项目成为短缺资源,资本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其中业务单一或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为保障业绩增长,谋求业务转型成为它们的选择之一,或选择进入其它环保领域,或筹划着进入全新的行业,但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此时,并购整合阶段开始从项目整合向企业间的重度整合深入。 近年来不断传来的水务企业间的大宗并购表明目前正处于该时期。 如 2014 年 12 月北控 30 亿元收购金州环境, 首创 51 亿元收购新西兰 TPI,2015 年 4 月启迪科服等 70 亿元收购桑德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等。 我们期待行业内更频繁和更大规模的重组出现,直到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达到新的平衡。 但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会永不停歇,在将来那便是巨头们的事了,或许有一天中国会出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环保公司。

        与此同时, 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开始孕育,这将是整个产业的升华阶段,也是现在仍在苦苦支撑的中小环保企业的希望所在。2012 年北京的雾霾把人们从混沌 中憋醒 ,为什么多年来每年宣称的多达上万亿的环保投资却没让我们感受到清洁的环境,各种民间吐槽和污染曝光纷至沓来。 在我国,民众第一次对节能环保行业如此重要,国家环保局晋升为环保部,随之各行各业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多项最严格环保制度陆续出台,环保处罚日益加重。 以前建起来装样子的环保设施该如何处置, 最直接的办法便是提标改造,但政府和企业现在确面临着节能环保产业最严肃的问题:效率。

        在节能环保行业,效率是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大家都知道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即便再高的排放标准也能达到,但难在让用户在能够承担起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条件下使污染治理达到效果。 为什么占地面积小、 处理效果好的 MBR 工艺不能得到普及;为什么很多行业的企业主想尽办法,在都能成为半个环保专家的情况下还是找不到经济有效的治污方案。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技术水平没能跟上产业的发展和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我国的产业现状更为复杂, 适用性更强的自主创新才是推动行业发展,满足社会所需的真正动力。

         可以预测,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当中,拥有先进技术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并大放光彩。
上一篇:盘锦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在提升农业生产力
下一篇:清醒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和问题 切实把握其建设重点和关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