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村庄规划 > 村庄规划百科

精细化村庄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冀东平原小燕山口村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0-08  点击:1590
本文以小燕山口村庄规划实践作为案例,初步尝试构建“以人为本、融入乡土、多元协商”的精细化村庄规划设计模式。

  一.现状问题

  小燕山口村隶属于河北省玉田县,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核心位置,位于省道 203 东侧,距京秦高速 5 km;北与遵化市西龙虎峪镇、天津市蓟州区接壤,东南与玉田镇相邻,西南与大安镇相邻(见图 1)。

小燕山口村精细化村庄规划区位图

图1  小燕山口村精细化村庄规划区位图


  小燕山口村是冀东平原的典型山区村,生态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村域面积 215.61 hm2.村庄建设用地16.94  hm2.村民116 户。其发展现状面临关键问题如下:①土地资源紧缺且利用低效。宅基地少批多占、一户多宅、闲置等现象普遍。②村庄空间环境品质差。空间布局凌乱、公共交往空间缺乏、基础设施质量差、绿化景观质量差且缺乏设计与整理。③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以现代农业为主,服务业发展不足,同时村庄生态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 村庄规划设计工作框架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村庄规划实践聚焦村庄土地资源整理、村庄空间规划设计两大核心内容,构建精细化村庄规划工作框架。规划理念上,强调基于村庄内生秩序的多元主体协作式规划;规划目标上,强调乡村生态文明价值的重构,从农业用地、生活质量、传统风貌等维度凸显乡村的生态文明价值;规划方法上,强调土地整治的精细化及人—地—产业的联动发展;空间规划设计上,强调村庄物质空间构成要素的精细化设计,尤其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精细化(见图 2)。

小燕山口村精细化村庄规划工作框架

图 2 小燕山口村精细化村庄规划工作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规划理念方面,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多元协作式工作框架。在深度调查的基础上,识别村民的利益诉求及其生产生活行为特征,分析村民主体性的行为逻辑,识别村庄社会资源网络及其内生秩序,形成村庄规划理念制定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村庄历史和文化,了解村民对于土地资源使用方式及收益分配的偏好,动员村委、个体精英、乡村社会化组织等多方参与等途径,搭建“政府—农民—市场”多元主体的沟通平台,促进达成乡村发展的社会共识。


  (2)聚焦乡村生态文明价值的提升,制定规划目标:保障农业用地、传承乡村特色风貌、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升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第一,精细化整理零星边角用地、少批多占用地、低效土地等,在保障耕地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增加耕地数量,同时解决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困境。第二,提升村庄风貌特征与生活空间质量。结合特色农林作物与生态资源,以“农田果树进村”为设计手段,构建“村在绿中、绿在村中”的乡村风貌。改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转变村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基于生态景观资源,发展乡村养老产业、农业乡村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项目。


  (3)构建宅基地腾退机制,实现土地整理的精细化。本次规划着力解决村庄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细化整理释放建设用地指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村民宅基地也可以入股等形式进行腾退转换,为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融入、项目落地提供基础条件。


  首先,针对宅基地面积进行统计与整理,通过用地腾退与功能置换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度。根据《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冀政〔2010〕54 号)等文件,将超过 233 m2 的宅基地用地收回,复垦为农用地(农田或林地)。同时,细化宅基地用地功能,并对附属用房进行统一整治与设计(见图 3)。


  其次,整理村庄内分布于宅前屋后、道路两侧、边角地带的零散建设用地,收回其使用权并将其复垦为农用地;同时将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用于发展农村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经整理,本次规划在 16.94 hm2 建设用地基础上,共节余出可利用建设用地8.86 hm2(52%)。宅基地节余 3.08 hm2.零散建设用地节余 3.8 hm2.道路用地节余 1.98 hm2(见表 1)。针对节余用地指标,结合村庄规划目标统筹规划分配,以构建村庄“人—地—产业”协同联动为核心,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功能置换和空间置换,在用地数量指标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基于腾退或置换后所复垦的零散农用地,通过农田进村、果树进村的设计手段,营造村庄特色风貌,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引入土地入股分红模式用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例如,基于“燕山叠翠”特色景观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着力发展特色养老健康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规划引入乡村康养项目及旅游观光项目,共占地 4.48  hm2.同时增加复耕土地 2.20 hm2(见表 1),最终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开发、耕地保护、产业融合等多元发展目标的实现。


  (4)规划设计与空间品质提升。针对村庄土地利用、居住环境、引进产业项目等进行精细化规划设计统筹。首先,对村庄建设用地二级地类进行细分,促进土地精细化利用与管理。本案例在村庄用地内细分出以下土地利用功能:住宅用地,储藏用地,文化教育用地,村庄公共场地,门前道路用地,村庄道路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林地、果树用地,蔬菜用地,农村用地。基于村民惯于在房前屋后种植农作物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规划将村庄集体建设用地中边角用地、宅基地少批多占用地、路间坡地等零星用地的用途置换为农用地,允许并鼓励村民进行农作物种植,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这种做法不仅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而且在充分发挥零散用地的生产和生态价值的同时,塑造了乡土风貌空间形态,活化了农用地指标与建设用地指标的空间置换,节约集约建设用地资源。


  其次,基于宅基地整理对居住环境进行提升,基于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聚焦居住、储藏、农作物种植等功能进行精细化空间设计。方案最终提炼出正房、厢房、庭院三大构成要素,围绕居住、农具和杂物存放、停车、休闲等日常生活动线,打造交通流线顺畅、活动空间充裕、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庭院式住宅(见图 4)。

精细化村庄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冀东平原小燕山口村

图 4 村民住宅布局模式更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最后,以燕山叠翠生态景观资源为依托,发展乡村健康养老和乡村休闲观光项目。燕山叠翠生态环境优良,山体褶皱层叠环绕,森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可达5000~10000 个 / 立方厘米;此外该处景色优美,尤其是暮秋时节,“京东红叶谷”火炬树叶红黄绿色彩交织。因此规划引入乡村健康养老项目,选址于村庄东侧山窝处,规划总占地 1.4 hm2.包含居住、医疗保健、康体娱乐、旅游养生等功能。于村庄东 1.3 km 处建设康养设施——燕山叠翠森林氧吧康养步道,坡度控制在 8% 以内,宽度在 1.2 m 以上,沿途设置休息区、避雨区、清洁厕所等设施。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目标,综合规划燕山叠翠徒步观光线路,设置典型景点设施。同时,在原有粮食和果树种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采摘、农业观光,由此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养老、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形成生态产业链条,共同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 结论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与乡村精细化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传统村庄规划编制及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作为法定详细规划,新时期村庄规划应转向“以人为本、融入乡土、由理性精英规划走向多元协商”的精细化规划模式,涉及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主体、规划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小燕山口村庄规划实践中,笔者针对精细化导向的规划理念、规划目标、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内容做出了初步探讨,试图以精细化规划编制的实施提升村庄生态文明价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本次规划实践以村庄建设用地精细化整理为切入口,精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节省 20%~30% 建设用地指标,解决了小燕山口村新一轮规划中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困境,通过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功能和空间置换等途径,探索土地高效利用、土地集中管理兴办乡村产业、土地入市农民增收的路径。与此同时,通过对村庄土地分类细化,以及对边角用地、路间坡地、房前屋后等零散用地的综合整理,创新“庄稼果树进村,房屋建筑进林”的土地利用策略,在提升土地资源效益的同时,打造乡村特色“村在绿中、绿在村中”的空间形态与风貌特征,以实现保留住“乡愁”的核心价值观。由此,精细化村庄规划编制应成为实现乡村生态文明价值的可行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村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者:张天尧   张文印   夏晟)



上一篇:精细化村庄规划设计模式构建及转型需求
下一篇:4000多个村庄完成乡村规划 20个优秀县市区各获100万元奖补资金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