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北京经开区重点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2-27  点击:120
据悉,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和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北京经开区将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高端产业综合新城,预计到2030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达到“双万亿”规模,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突破万人。

  近日,“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经开区采访活动举办。据悉,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和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北京经开区将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高端产业综合新城,预计到2030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达到“双万亿”规模,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突破万人。


  打造产业新地标

  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是着力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在经开区,以创新、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已初步展现出链接国际医药创新资源的强大功能。这里不仅悉数落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大中心,还吸引礼来、辉瑞、拜耳、美敦力等跨国药企新设研发机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谈及具体规划,国际医药创新区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邱文栋介绍,BioPark规划了总部聚集区、研发转化区、医工融合区、医药智造区四个功能区,分别满足企业从研发、中试到大规模生产各环节的空间需求,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地、全球医药创新人才在华创业第一站、国家医药健康行业AI赋能应用示范区、全国创新医药政策改革落地试验田。对此,经开区着力配置“政、产、学、研、医、金、服”全要素资源,并系统规划了住房、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等,目前正在逐步落地。其中,在总部聚集区可以看到,人才保障租赁住房项目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可提供1700余套住房,服务于落地BioPark的六大中心以及企业职工。


  作为BioPark的承载地,经开区是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已集聚各类医药健康企业近5000家,涵盖药品、器械和服务业等全产业链条,医药健康制造业规模占北京市近50%。据了解,经开区将坚持大平台、大品种、大生态发展,聚焦创新药、新器械、新服务,瞄准AI药物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医疗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高端植介入器械等细分赛道,对内加强创新企业孵化,对外加强国际创新资源引入,持续壮大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能级和规模。到2030年,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塑造“未来”新优势

  孕育尖端科技成果

  “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首飞,三发箭之内实现一子级的回收,2026年实现一子级的复用,力争在未来3年内助力中国商业航天实现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在蓝箭航天,公司副总裁、规划发展中心总经理张静茹介绍了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最新研发进展。2024年9月,朱雀三号已成功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为首飞及回收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活跃力量。聚焦“未来”,经开区积极培育六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目前均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在机器人大世界,一层的技术创新展示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出具身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和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产品,介绍了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历程。


  迎着新的技术浪潮,接下来,经开区将加快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和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型液体火箭首飞和互联网卫星批产,高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街区”;前瞻布局新型显示、6G等领域,建设“量子未来产业社区”;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健康大数据等领域产品研发,出台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搭建“AI+治疗”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国家级风电领域创新中心,推动中能建绿色先进材料研究院投入运营,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协同示范区。


  丰富技术应用新场景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在经开区,自动驾驶车辆穿梭于大街小巷,Robotaxi、智能网联巴士、自动驾驶环卫车等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以往出现在科幻影片中的场景已在这里变成现实。


  2020年9月,以经开区全域为核心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启动建设。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基本完成3.0阶段建设任务,覆盖全市600平方公里范围。同时,示范区已累计为34家测试车企、超900台车辆发放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500万公里。依托示范区建设,经开区已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120余家,初步形成由整车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涵盖车、路、云、网、图、数据、汽车芯片等各细分领域。


  自动驾驶加速“驶向”生活为经开区打造智慧城市标杆增添生动注脚。据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将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和全市统一“双智”数字底座规划建设,推进自动驾驶地方立法和标准制定,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规模化制造能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具体到夯实“双智”城市数据底座方面,将试点“一网多用”“云算一体”“多感合一”,推动IPv6示范区建设,率先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数据底座。此外,经开区还将构筑四大数据要素赋能体系,构筑数据开发利用体系、数据要素流通体系、数据产业发展体系、数据跨境交易体系,推动数据产业的集聚发展与创新突破。推动全域城市场景创新开放,打造智慧政务、智慧出行、智能制造等八大领域场景示范,率先推出迎商数智人、智能政务助手等一批大模型应用,加快AI+、自动驾驶+、机器人+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亦庄新城始终坚持高端产业立区、科技创新驱动,坚持以经济技术开发为主线,坚持‘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持续走在国家级经开区前列。”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产业创新引领,重点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着力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制造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高端产业发展高地、对外开放高地、高水平人才高地。



上一篇: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流程、申报要点及申报材料
下一篇:吉林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及重卡充换电等应用场景政策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