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以“三大经济”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云南模式”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9-13  点击:507
云南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从这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硬件实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势蓄能,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云南模式”。

  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三大经济”正成为云南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云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打造综合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云南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从这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硬件实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势蓄能,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云南模式”。


  以资源换产业 拓展新空间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不断拓展承接产业转移新空间。云南将统筹推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探索与产业转出地的利益分享机制,制定支持企业异地技改搬迁等政策措施,推广“东部企业+云南资源,东部研发+云南制造,东部总部+云南基地,东部市场+云南产品”等合作模式,让转移产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云南拥有绿色电力能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矿产、生物等丰富而独特的资源,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产业竞争力。云南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三样”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资源经济深度挖掘与转化的生动体现。这些产业不仅形成了千亿级产业集群,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为云南工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园区聚产业 构建主阵地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园区聚产业,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主阵地。云南将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托管、飞地、园中园等跨区域共建模式,创建一批零碳园区、低碳园区,加快构建“昆明、曲靖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河口、磨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全省若干重点园区”的“2+3+N”产业转移发展格局,促进产业聚链成群。


  园区是云南发展的动能,是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园区经济已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占全省不到1%的面积贡献了20%的地区生产总值、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5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60%的税收、70%的工业增加值。云南建成20个开放型园区,形成了“2+3+N”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以口岸促产业 畅通“双循环”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以口岸促产业,打造链接大循环与双循环的枢纽。云南将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推进口岸与园区、城镇融合发展,用好“滇中+中老铁路+磨憨磨丁+N个境内外园区”等开放组合,运营好沪滇、粤滇、川滇、湘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有序推进海外仓建设,让更多企业享受云南开放发展红利。


  口岸是云南发展的前沿和窗口,是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目前,云南集中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枢纽型口岸,以磨憨为代表的一批口岸特色消费城市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天保口岸国际货场项目、河口南溪河联检大楼、关累港口岸联检楼等基础配套不断完善,云南各口岸的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口岸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呈现出“集货、建园、聚产业”的显著发展趋势。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云南所做出的努力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围绕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立足资源、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实施系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建设、举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举措,推动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云南,正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一块成就梦想的宝地。



上一篇:池州“三化”推动水运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近300万元
下一篇:德阳把材料化工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优势何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