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数字经济所具有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使其不仅自身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通过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以加快石家庄市传统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助力我市打造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的“中国数字新城”。
石家庄市成立了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编制了全省第一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河北省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报告》,在各项指标排名中,我市智能制造就绪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均为省内前列。
进一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一方面,要针对规上企业,通过“政府补一点、服务商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借助专家团队和技术支持,共同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政府出资补贴比例可逐年递减。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要利用好我市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落实《石家庄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推进方案(2023-2025年)》,对中小企业提供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改造,通过“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
进一步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鼓励农户应用放风机、雾化机、植保机、植物生长灯、水肥一体机、温湿度自动控制等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同步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和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公共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政务、事务、商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共享,开发农民爱用、常用、易用、好用的手机APP和“一站式服务”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借助数字技术让农户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加强数字化赋能,鼓励服务业企业与软件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进行联合创新,产出符合需要、高品质、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通过建设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培育或引进可提供服务流程优化的数字化专业服务商和集成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内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场景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物流和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节能与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商务信息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中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