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国家标准提升如何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8-12  点击:278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强制性产品能效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快制修订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等领域标准,牵引工业和消费品技术不断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其中专门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强制性产品能效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快制修订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等领域标准,牵引工业和消费品技术不断升级。


我国空调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80%以上。在产品质量领先的背后,要看到我国房间空调强制性能效标准历经4次升级,超越欧盟、日本等能效标准,实现标准国际“领跑”。


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倒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今年4月发布的《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大幅提高能耗限额指标,推动炼化企业加快更新落后的锅炉、电机等通用设备。


“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倒逼和引领的效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表示,下一步,要聚焦北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赋能领域,协同推进新兴技术和传统产业标准制修订,不断提升标准体系的开放融合水平。同时,加快制修订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碳足迹、循环利用等重点标准,下大力气打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质量基础链条。


当前,新兴技术标准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智能制造国家标准408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8项,支撑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2万亿元,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全面列出近300项标准清单,为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夯实技术底座,让标准在促更新、扩消费、畅循环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机械总院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肖承翔说,装备制造领域现有国家标准约8000项,在规范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发挥好国家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要兜住底线、更要科学合理拉起高线,提升牵引装备制造业整体提质升级。



上一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下一篇:湖北印发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