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一个备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领域迅速发展,引起了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进入了调整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未来发展和投资机会的关注。专家分析指出,尽管目前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投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标准化和规划的缺乏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预示着行业向更规范、系统的方向发展。在载具层面,电动汽车被视为未来的主导力量,而传统航空器和无人机则被视为辅助。这表明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效益上面临挑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技术进步以及产业链整合情况,以把握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机遇。无人机市场主要分为军用、消费级和工业级三大场景,其中消费级市场由大疆主导,而工业级应用虽多样化但缺乏大规模经济效应。特别是无人机物流领域被视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市场需求。此外,电动无人机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预计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载具。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链的成熟,低空经济领域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空中交通方面。亿航智能的全资子公司和合意航空成功申请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进入新阶段,预示着相关产业链及相关企业将显著受益。报告还强调了亿航216S型无人机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低空经济和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内的关键载体,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前景。
问:低空经济在当前阶段是否还具有投资价值?未来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可能聚焦于什么方面?
答:尽管低空经济近期经历了热潮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期,但我认为低空经济才刚刚起步,而且未来在投资逻辑上将有所不同。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但这意味着接下来将出现标准化和规划的转变。核心竞争力将以构建一行生态链为主导,该链条围绕着一行智能所打造,包含了多个关键要素。其中,载具将是决定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问:在载具层面,低空经济的竞争格局是如何划分的?未来低空经济的主要运营场景有哪些?
答:在载具层面,未来的低空经济竞争格局可以概括为“一主两翼”,即以维特为代表的电动飞机作为主体,传统通航飞机(左翼)和传统无人机(右翼)作为辅助。电动飞机的优势在于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电动领域的影响力。未来的主要运营场景将以城市空中交通为核心,包括载人和物流两个应用场景。这些场景需求庞大,足以支撑起足够的经济体量,使得它们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
问:传统通航飞机为何不能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具?
答:传统通航飞机由于长期依赖成熟且存在芯片短缺问题的燃油发动机技术,使其在大规模降低成本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无法实现广泛的经济性和规模效应。
问:无人机的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场景有何特点?
答:消费级无人机虽然市场份额被大疆主导,但在全球范围内难以找到有力竞争者,而工业级无人机虽涵盖众多场景如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但由于场景分散且规模效应不足,市场规模受限。只有无人机物流领域有望在未来逐步发展并应用到城市公共交通中。
问:如何看待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流载具?
答:由于电动无人机具备显著的降本优势,并且在未来的万亿级别赛道上,中国制造将在电动领域拥有全球话语权,因此电动无人机极有可能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具。
问:中国民航局对OC(城市空中交通)有何特别措施?民航局为何对OC持积极态度并给予支持?
答:由于OC是一种全新的载具和飞行形态,中国民航局此前并未针对OC单独出台认证标准。但在今年三月,民航局发布了针对EVT(电动垂直起降)的OC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在公示一个月后进入闭门讨论阶段。最近,亿航科技已成功申请并获得民航局对亿航216S型无人机的OC认证申请的受理,预计将在3至6个月内完成审批并发放OC证。民航局在政策层面对伊维特给予了大力支持,旨在促进其产业快速发展。这次亿航科技作为首个提出OC申请的企业,一旦获得OC证,意味着亿航216S具备了商业化运行的所有条件,预示着全球第一条伊维特商业化航线即将开通。由于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市场惯例,预计相关操作将于年底左右完成。
问:谁是此次OC认证申请的主要发起方及背景是什么?
答:此次OC认证申请主要由亿航智能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亿航通航与合肥的参股子公司合意航空共同发起。亿航通航是为了在伊维特产业初期打造良好的生态土壤而设立的运营实体,通过运营加快飞机投放市场,加速伊维特载具的销售;合意航空则扮演亿航智能在当地的实际执行者角色,两家公司在获得OC证后将能开展基于亿航216S的商业化运营。
问:未来何时可能出现城市空中交通的快速发展期?
答:根据现有信息,今年年底左右有望出现全球第一条伊维特商业化航线的运行,这一事件可以类比于2015年中国第一条电动公交车路线的开启,预示着城市空中交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问:接下来政府可能推出的关于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是什么?当前城市空中交通运营所需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哪些行业和公司将从中受益?
答:预计在未来七月至八月期间,中央政府可能会发布一项重磅政策文件,直指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并由中央空管委负责推进。该政策的最大看点在于其面向城市空中交通的导向,而非其他偏远地区,将成为产业层面强有力且有运营场景导向性的中央政策。关键要素主要包括获得OC认证的载具以及面向城市空中交通的中央级别政策。亿航智能作为主机厂及其生态链中的诸多企业(如凡拓数创、西域旅游等)将是最大受益方向。然而,目前上市的上下游零部件企业较少,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预计将涌现出更多相关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问:EV to按照什么方式进行主要分类?
答:EV to主要根据运行模式、整机构型、动力来源设计以及目标客户等因素进行分类。在市场上,最常讨论的分类方式是围绕整机构型来区分,其中包括多旋翼、复合翼和矢量推进(例如清转旋翼、氢转嫌寒道等)等多种类型。
问:未来哪些应用场景有望成为EV to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有望成为EV to最主要的可预见应用场景之一,比如上海到苏州的通勤路线。此外,区域客运、城市物流配送、商务出行等领域也将是EV to的重要应用场景。
问:预计全球EV to市场在未来几年会有怎样的发展态势?
答:根据第三方咨询报告预测,全球EV to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可达50%以上,约为1800亿人民币的水平。
问:国内主要EV to主机厂商商业化进程如何?有哪些标志性事件值得关注?
答:亿航智能的2EH216S型载人EV to是首个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标准试航证的产品,并在2023年成功完成TC、AC和PC三项认证。同时,还有全球首条跨海EV to公开演示飞行由凤飞航空制造的盛世龙飞行器执行,以及小鹏旗下小鹏汇天展示了飞分体式飞行汽车动态模型等重要事件。
问:亿航216S型EV to在中国市场取得何种成就?
答:亿航216S型五人55载人的EV to目前已实现TC、AC和PC三证齐全,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早获得三证资质的载人EV to型号之一。
问:国内外EV to主机厂商的取证进度有何差异?
答:国内主机厂商普遍成立于2020年之后,以亿航智能、峰飞航空为代表,在产品构型上涵盖了多旋翼、复合翼、倾转翼等多种类型。相比之下,国外主机厂商起步较早,但取证进度相对缓慢,部分产品仍处于TC或PC证申请阶段。
问:当前国内已经获得TC证的EV to型号有哪些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国内已获得TC证的EV to型号包括亿航的L6S型无人驾驶电动双座飞机、零重力的RXY电动固定翼飞机以及凤飞航空的V2000型吨级载物EV to。这些型号分别具备不同的性能优势,如最大飞行距离、重量限制及使用场景等。
问:EV to与新能源车在成本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
答:EV to和新能源车的成本结构中,推进系统、非控制系统以及能源系统的总成本合计占比均较高,两者都高度依赖于三电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因此,EV to有望通过借鉴和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并推动产业的大规模推广。
问:低空经济的主要市场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低空经济主要包括城市市内空中交通和低空旅游两大场景。此外,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分为地面主干基础设施(如通航机场、起降枢纽、起降场及起降点)和地面附加基础设施(如网络设施、数据设施、监管设施以及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飞行保障则包括运营制度(如试航审定、驾驶员资质认证、运营执照认证等)和通道间服务(如飞行器通信导航监视等)。这些构成了微透为代表的低空经济生态四大板块。
问:为何认为微型垂直起降载人无人机(以维特)是低空经济最佳载具?
答:首先,以维特凭借其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载物三大特点,成为城市内部空中交通的理想选择。其次,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或城市群内部,复杂的城市空中运营需确保安全性,以维特的电动技术和低噪音特性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第三,城市空间限制无法建立长跑道,但以维特的垂直起降特点简化了基础设施的需求。最后,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噪音控制尤为重要,而以维特符合国家交通干线的噪音水平要求。
问:亿航智能在低空经济领域有何独特优势?
答:亿航智能的EH216S型载人无人机目前已获得TCACPC3大证书,相较于国内其他主机厂商仍处于TC认证阶段,甚至未申请国外同类证书的情况,亿航智能在短时间内拥有独家窗口期约2-3年。同时,该型号飞行器因其高性能特点适用于短途城市空中交通场景,具备足够的密度和低噪音特性,可有效解决短途空中客运问题,并已在多个国内外城市与政府合作开展示范项目。
问:如何评估低空旅游作为快速落地应用场景的可能性及其经济效益?
答:通过对以维特的成本分析和市场预测表明,在节假日时单次飞行的利润可达2000元以上,在非节假日也有110元以上的收益。假设一架飞机在景区运营一年,其年净利润可达34万元,全生命周期年收益率接近50%,显示出极高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性。
问:OC认证体系为何对无人驾驶以维特的商业化至关重要?
答:OC认证是确定无人驾驶以维特能否进行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条件,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亿航智能已正式向民航局提交OC申请流程,并有望成为首个取得OC运营许可证的载人无人机厂商。一旦OC认证标准出台并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无人驾驶以维特进入正式商业化进程,为运营商和制造商带来更多机遇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