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多地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部署 推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7-08  点击:298
7月6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抢抓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等议题开展专题学习。

  近日,多地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AI)产业部署。7月6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抢抓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等议题开展专题学习。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如同催化剂,能促进经济增长、引领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活力点。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多地立足自主创新,逐步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应用技术等在内的我国AI技术体系和产业创新生态。今后,各地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的深度布局,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助力地区发展取得更加耀眼的成绩。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我国各地存续在业的人工智能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0139家。按照相关企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数量,广东省排名第一,有AI相关高新技术企业5922家;江苏省和北京市分列第二、第三名,分别有相关企业3949家、3411家。


  “广东、江苏、北京等地,AI企业众多、产业增长迅速,其背后有多重支撑因素。”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表示,这些地方具备较明显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其过去长期积累的数字技术、数字设施等均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AI产业发展暂时比较缓慢的地区,如何做到“后发先至”?谈及此,陈志刚分析称,建议后发区域在分工协作中找准定位,强化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数据开放共享、营商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蓄力。


  当前,AI技术高速迭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国内各地争相布局的新赛道。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产业、新模式,一定要因地制宜,以当地现有产业特色和优势为基础,引导并培育AI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生态。


  “‘找准定位’意味着不同地方需要综合考量政策支持、市场环境、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基础设施等多因素,找到AI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最佳角度。”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华表示,AI的优越性之一在于,它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均能碰撞出新的应用场景与活力。例如,有的地方以培育文化和旅游业见长,其从“AI+旅游”“AI+文创”中寻求发展人工智能突破点的可能性就更高。


  已在打造AI产业高地上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地区,今后的发力重点又该是什么?北京市落地的方向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参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7月2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会议明确,从2024年9月份面向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上一篇:四川出台全国首个省级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规划
下一篇:中国能建加快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转型” 积极服务能源安全新战略(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