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温州市出台新型工业化规划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5-09  点击:688
《温州市新型工业化规划》即坚持制造业立市、强市、兴市、富民不动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核心抓手,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优化全域产业空间,加快建设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温州迈向“双万”城市提供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

记者从温州市经信局获悉,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塑温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市经信局牵头各产业链链办编制了《温州市新型工业化规划》,为温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绘制战略蓝图,该《规划》已于5月8日正式印发。


此次出台的《规划》拟定了温州下一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即坚持制造业立市、强市、兴市、富民不动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核心抓手,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优化全域产业空间,加快建设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温州迈向“双万”城市提供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


《规划》对于温州制造业下一步的产业体系构建进行了明确。温州要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筑牢新质生产力基本盘,助力新兴产业“抢位成长”,打造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做好未来产业“卡位布局”,当好新质生产力先锋军。其中包括,推动电气产业迈向世界一流;泵阀产业向高端系统流程装备转型;鞋服产业打造“时尚+品牌+科技”的中国时尚产业之都;新能源产业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同时,卡位布局眼脑健康、低空经济、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构筑未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等。


在产业布局上,《规划》提出了“一带引领、一轴贯穿、多点联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体系。所谓“一带”,即聚焦打造空铁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新质生产力示范高地的东部科技城,大力推动乐瓯洞、温瑞平原、龙平苍“三个一体化”发展,建设沿海产业带;“一轴”指,集聚打造辐射温州大都市区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和现代都市产业新高地的瓯江新城、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核心区的西部时尚城,建设沿江发展轴;“多点”包括,以文成县、泰顺县两个国家级生态县为重点,串联市域西部和北部山区,打造浙江大花园生态明珠和生态产业集聚区;以未来产业先导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制造业特色小镇、山区生态产业平台、小微企业产业园为主体,打造特色产业平台体系。


同时,《规划》明确了温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27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6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到2035年,初步建成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全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标杆。为将目标落到实处,《规划》系统谋划了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招商引资、企业融通发展、三改联动技改、质量品牌标准、发展空间保障、百万人才集聚、多元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十大工程”,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为温州制造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组合拳”式的具体路径。


对此,省政府咨询委委员、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评价,《温州市新型工业化规划》不仅是对温州制造业的历史、现在、未来的系统性梳理,还填补温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具书”的空白,从实用性角度编制了一本可对照、可执行的产业发展“工作指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扬州“十五五”规划编制将启动
下一篇:孝感市吴庆华到应城市调研重大项目建设、县域战略规划编制等工作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