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新城建产业体系 广州将打造“2+4”新城建产业版图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6-23  点击:1418
近日,广州市印发实施方案,将统筹推进新城建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创建与新城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以培育和发展新城建产业、促进生态聚合和产业集聚、推动形成产业体系为重点,在打造新城建产业生态、开展智慧园区应用示范、构建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切实发挥新城建在稳增长扩内需、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济南、广州、烟台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近日,广州市印发实施方案,将统筹推进新城建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创建与新城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以培育和发展新城建产业、促进生态聚合和产业集聚、推动形成产业体系为重点,在打造新城建产业生态、开展智慧园区应用示范、构建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切实发挥新城建在稳增长扩内需、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设5大城市智能管理平台

  推动产业集聚


  广州市将依托产业优势,以新城建试点各项任务应用为牵引,在园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车城网、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5大平台经济和智能建造、智慧社区、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将打造广州市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2+4”产业版图,即“2个领建园区+4个关联园区”,统筹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园区、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共进机制,以培育和发展新城建产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集聚为目的、形成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全市新城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创新协同和错位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提升广州市新城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


  其中,2个领建园区建设思路分别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聚焦CIM平台园区扩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加快推动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开展新城建应用示范,打造全市新城建创新综合体;黄埔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包括中新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依托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智能建造工作,积极推动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在园区集聚。


  4个关联园区建设思路分别为:海珠区以广州市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为依托,面向新城建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在市新城建综合示范试点基础上,打造人工智能与新城建融合发展产业园;花都区未来建筑绿色智造产业园打造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等的研发应用基地;番禺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依托基地二期和中关村青创汇,培育以智慧社区为重点的新城建产业;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依托明珠湾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园区培育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产业。


  做好6大重点任务

  3年内初步构建新城建产业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广州市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创建期限为2022年至2024年。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在广州建成基础设施领先、核心产业雄厚、关联产业协同、衍生产业活跃、特色应用引领、公共服务完善,具备产业和经济规模带动力的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


  实施方案明确了3个阶段的目标任务:2022年年底,完成广州市CIM平台二期建设,夯实CIM基础平台的支撑能力,提升平台数据汇聚能力,拓展基于CIM的应用场景初见成效,新城建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新城建产业发展研究、产业链梳理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领建园区和关联园区的重点项目启动建设。


  2023年年底,领建园区和关联园区的重点项目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在不少于3个领域形成较好的应用示范,拓展基于CIM的应用场景成效显著,构建参与企业不少于30家的新城建产业联盟。建设不少于1个智慧园区、不少于1个车城网试点、不少于10个智慧社区、不少于1个区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2024年年底,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及新城建项目建设,新城建产业初具规模。完成领建园区和关联园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形成高标准应用示范,拓展基于CIM的应用场景成效显著。建设不少于3个智慧园区、不少于2个车城网试点、不少于20个智慧社区、不少于2个区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产业补链、强链和延链,培育新型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建造企业1~2家、CIM运营企业1~2家、CIM+智能网联设施企业1~2家,形成产业集聚,初步构建新城建产业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做好以下6大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协同和错位互补,创建“2+4”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二是立足培育产业链,开展新城建产业发展研究;三是发展新型创新主体,打造新城建创新生态体系;四是依托试点示范和基地创建工作,完善广州市新城建标准体系;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新城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六是开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测算新城建对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广州市要求,各园区要加强统筹协调,重点研究解决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重大事项,积极开放应用场景,加快产业生态培育,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运营的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通过保障园区建设、财税优惠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推进人才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测评估等措施,支持基地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对领建园区和关联园区创建工作的跟踪监测和成效分析,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上一篇:合肥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8条措施 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下一篇:内蒙古出台25条措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将打造体旅融合发展项目150个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