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
在政策支持下,风光大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举措,将加速光伏等新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前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大基地规划建设研讨会”上,30余位能源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讨论风光大基地高质量建设举措,为大基地建设出谋划策。
蔡义清: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将深度激活风电、光伏发电全产业链,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在众多新能源行业里,光伏发电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未来我国电力装机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呈现“风光领跑、多源协调”的趋势。
李振国:光伏行业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超乎想象,这也为达成碳中和共识形成了支撑和基础。接下来,我们需要极度关注和重视以下几点:第一,产业链要生态协同;第二,呼吁全行业回归到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价值主张上;第三,关注电站长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性。
时璟丽:“风光”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这也是新能源开发近期、中期、长期一致的方向。非技术成本的减少和消除,以及适度放开新能源利用率,是集中式风光项目、大型风光清洁能源基地项目的长久发展之道。
李琼慧:这一轮的大基地定位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第一,它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第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最大特征就是清洁能源的占比非常高,这其中“风光”当仁不让;第三,新型大基地还承担着生态修复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迟永宁: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地理及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更先进、更高效、更稳定耐用的高质量产品。未来,新能源肯定会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我们在技术创新、标准、检测和评定方面,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马竞涛:客户侧的资产价值和可靠性,是隆基展开工作的第一原则,所以我们提出了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第一,就是要关注光伏组件产品的可靠性;第二, 是“光伏+”的深入挖掘;第三,是专业运维的收益保障;第四,是用数字化赋能光伏电站。目前,隆基正在积极尝试创新应用工作,包括无人机、清扫机器人等。
惠星:目前,土地问题已经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桎梏了,生态建设、粮食安全都在和新能源抢用地,所以大基地一定要放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现在,我们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单位面积的新能源用地指标,这样大基地建设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不再受土地的制约。此外,基荷电源、煤电配套通道的建设、消纳如何实施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往后的项目要配备一定的储能,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李海:风光大基地的主要特征就是绿色、先进、经济、安全和高效,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第一,规划选址要以沙漠、戈壁和荒漠以及采煤沉陷区为重点;第二、必须要落实外送通道或就近就网符合消纳条件;第三,由送收端的企业成立一体化平台公司,开展煤电风光储的实质性联营,建设电压联合调控中心,统一接受电网的调度,实现各电源间的互补;第四,要加快先进性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第五,如果说在周边不能落实煤电的调节能力的话,可以考虑按照风光热储一体化,或光热储能模式开发建设。
刘玉玺:大基地建设是“十四五”“十五五”新能源建设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客户最关注的事情,我们基于隆基的产品和光伏的各种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来给客户提供多维的服务,帮助客户打造更具安全性、更具示范价值的项目。
王兹尧:在沉降区建风光大基地,比其它地方更有现实意义一些,应该是下一步大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曾少军:光伏下一步的竞争,应该回归到根本的效率追求,以及长生命周期下的产品质量上。如果这两方面做不到,那么对整个光伏新能源基地也是一个重大损失,隆基的呼吁应该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