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发展道路是全球化下经济发展的纵深和重点,是描绘区域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区域产业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规划,区域是其载体,需充分评估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实际条件,结合当地的经济和地理的实际特点,制定出产业园区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
但是缺少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布局、缺少集聚度高、专业性强的功能中心。内部产业发展自成体系,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产业结构趋同日渐严重,影响了区域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些都成为当前区域化发展的一大难题。
区域产业规划的痛点
1、同质化现象严重,集聚效应差
园区产业方向和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突出,在园区规划层面,各地规划发展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出现了相似现象。在具体政策上,各地园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政策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差异主要在优惠力度上,形成了政策的“价格竞争”。所以造成产业趋同与政策趋同是相互叠加循环的,在政策鼓励下,园区集中发展少数产业;而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各地“拼优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园区产业园区同质化、空心化、平台功能弱化等问题日显严重。
2、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应对产业升级趋势
随着科技革新的驱动,产业的发展体现出较强升级趋势,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现有区域产业规划不具有系统连续性,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无法通过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最终难以满足园区转型升级的需求。
3、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禀赋
区域规划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长远发展将有着重大意义。但是许多地区在产业规划制定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规划目标脱离当地所处经济环境,忽视未来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形成超前于经济,或落后于经济,产业规划成一纸空谈,失去规划意义。从而无法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
4、规划方案与落地效果存在差异
在区域规划设计中,在进行区域调查考研和产业门类细分和具体化后,存在无法聚集产业在土地空间落地可能性的问题,导致重大产业项目的策划与决策效果存在偏差,没有精打细算、深挖潜力的考虑,粗放用地比较普遍,以浪费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无法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导致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科学性不足等问题。
区域产业规划思路以及方法
1、分析
分析是区域产业规划工作的第一步而且至关重要,重点在于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发展现状、行业趋势、长期愿景等关键要素对发展环境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研究过程中应该遵从由宏观到微观的原则,使产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保证区域产业发展在充分考虑到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不偏离主题。
2、定位
定位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需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协作等因素,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此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也是产业定位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园区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3、规划
区域产业规划对于园区产业发展起到向导性的作用,产业规划包括产业规划背景、发展定位、规划布局、招商策略、园区运营管理等。产业规划的总体规划思路在于产业的定位分析,只有产业定位准确了,后续的空间布局、招商战略的增值服务的设计才会更加具有成效。
4、测算
测算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支撑整体规划的可行性,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测算呈现出预期收益和风险,尽可能做到缜密和真实。执行过程中的重点是明确关键假设,使所有测算结算有的放矢、可以有效指导规划后的实施与运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