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申报背景及战略意义
在国家发改委《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指引下,九原区发改委准确把握政策窗口期,立足"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精心策划申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此次申报的两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4.74亿元,拟申请国债资金1.54亿元,充分体现了九原区在产业转型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战略布局。
二、项目具体内容及实施规划
(一)设施农业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3.2亿元)
智能温室升级:计划对辖区12个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智能化改造,包括引进荷兰Priva环境控制系统、以色列耐特菲姆智能滴灌设备等国际领先技术装备。
农机装备换代:重点更新玉米联合收获机、饲草料加工机组等农机设备1200台套,配套建设5G+北斗智能农机调度平台。
冷链物流体系:新建10万吨级智能化冷库群,配备自动分拣线、气调保鲜设备及冷链运输车辆50台。
(二)环境基础设施提标改造项目(总投资1.54亿元)
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对九原污水处理厂实施准IV类提标改造,新增MBR膜处理系统及智能监测设备,日处理能力提升至8万吨。
固废资源化利用:建设年处理30万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生产线,配套智能分选设备和除尘降噪系统。
环保监测网络:部署100套大气、水质在线监测终端,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平台。
三、资金筹措及政策保障
项目采取"国债资金+地方配套+社会资本"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请1.54亿元(占总投资的32.5%)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2亿元
引入包头钢铁集团等企业投资2亿元
争取自治区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支持
九原区已成立由常务副区长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同步出台《设备更新改造贴息管理办法》,对购置国产首台(套)设备给予15%的财政补贴。
四、预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产业升级方面:预计可使设施农业综合产能提升40%,单位能耗降低25%,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增收;环保项目建成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可达95%以上。
就业带动效应:项目实施期间将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培养500名专业技术人才。
环境改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3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8%以上。
技术创新突破:计划形成5项行业技术标准,申请专利20项,建设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五、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
为确保项目长期效益,九原区创新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对更新设备实施数字化建档和能效监测。同时配套设立2000万元技改滚动基金,建立"设备折旧-基金补充-持续改造"的良性循环机制。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重点开展智能装备研发和绿色工艺创新。
目前,九原区发改委正会同财政、工信等部门完善项目实施方案,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前期审批,2025年3月启动建设。该批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九原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体系迈进,为包头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