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聚焦“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旨在通过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循环。本批申报规模预计为2024年的1-1.5倍,政策延续“两重两新”框架,但申报审核标准更严、领域界定更细、材料要求更高。作为国家支持“两新”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资金工具,掌握申报要点与资料清单是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

一、政策红利: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变化
1、重点支持领域
“两新”方向:
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
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装等(需提供淘汰证明)
新增方向:安全生产、电子信息、设施农业
2、资金规模升级
2025年额度预计为2024年1-1.5倍
产业类项目最高支持比例提升至25%
综合融资模式:首次开放“国债+专项债+政策性贷款”组合
二、申报倒计时!关键节点与流程
时间表:
省级初审截止:5月15日前后(各省不一)
国家终审:6月5日前完成,两会后下达资金
申报步骤:
线上填报: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https://kpp.ndrc.gov.cn)注册账号,填报项目基本信息并推送至属地发改部门【省级发改委初审意见+推荐函(加盖公章)】
线下提交:同步准备纸质材料(资金申请报告、审批文件等),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逐级审核至国家发改委。
三、核心材料清单(避坑必备!)
必备文件:
项目主体文件:
资金申请报告(含项目必要性、建设方案、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近三年审计报告)
“七件套”手续:环评、能评、安评、用地预审、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稳评)等,项目代码(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成)。特殊行业附加批文(医疗、教育等领域需行业主管部门盖章)
资金证明文件资金拼盘方案:自筹资金证明(如银行存款)、银行贷款承诺函、地方财政配套承诺函。
政府投资计划证明:说明项目是否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并提供在线审批完成凭证。技术文件建设方案:必要性分析、选址、规模、工艺设备方案(设备更新项目需列明新旧对比清单、国产化率≥80%)
真实性承诺函(未重复申报其他中央资金)
技术文件:
设备更新清单(国产化率≥80%)
淘汰设备证明(如超期服役或高耗能设备台账)。其他附件法人营业执照、信用报告(无严重失信记录)第三方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
常见问题规避:
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多类中央资金!
材料不全:提前准备“七件套”审批文件,缺项需政府承诺函。
新开工项目需2025年底前开工!在建项目需明确实物量节点。
四、资金方案设计要点
拨付规则:
首期70%:提交进度月报后拨付
尾款30%:验收达标后发放(验收标准:设备联网率达标、数据平台上线)
资金闭合要求:
自筹资金≥30%
国债申请额度≤总投资的15%-60%(上限2亿元)
地方财政承诺函(注明“不新增隐性债务”)
特别提醒:“本次国债窗口期倒计时!2024年未通过项目可优化后重新申报,但需重点整改材料不全问题。”
五、材料要求:
1. 项目汇总表
按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的投资额的15%计算资金需求。
汇总表与资金申请报告内容一致。
涉及项目审批文号等前期要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已办好、不涉及或办理中,并提供相应证明或承诺函。
2. 资金申请报告
总页数建议100页以上,正文部分建议60页以上。
报告必须胶装且有封面。
可参考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自行编写,不要求必须第三方编写。
六、提升成功率:
符合国家重点支持行业方向:确保项目与国家重点支持方向一致,且具有一定的投资规模。
前期开工要件准备充足: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项目所需要件齐备。
建设内容合规:避免包括房地产开发、楼堂馆所等国家政策禁止性内容。
量化改造效果:用数据量化说明项目在节能降耗、减污、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
资金来源完整闭合:确保项目各渠道资金相加等于总投资,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规范编制资金申请报告:从项目基本情况、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保障、实施进度、绩效效果等方面详细阐述。